[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执手方向的超薄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1010.6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3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陶军泽;蒋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汇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有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7/18;E05B1/00;E05B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素萍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执手 门锁面板 换向盘 换向孔 门锁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换向螺钉 可更换 壳体固定连接 执手复位弹簧 两侧边缘处 壳体正面 壳体背 指纹头 拆装 换向 空腔 穿透 匹配 转动 背面 对称 穿过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更换执手方向的超薄门锁,包括执手,门锁面板及壳体,换向盘,两个换向孔,换向螺钉;门锁面板连接在壳体正面;所述执手与换向盘分别位于门锁面板及壳体的正面和背面,执手和换向盘穿过门锁面板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换向盘可随执手转动;两个换向孔对称的位于壳体背面的两侧边缘处,不穿透壳体;所述换向孔位于换向盘边缘。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门锁通过将指纹头设计在执手上以及在面板内设置空腔将执手复位弹簧容纳来使门锁面板主体厚度做到了18.5mm,并且执手可由用户通过拆装一颗换向螺钉来完成左、右开向的匹配换向,既方便实用又外观精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新型智能超薄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但由于智能门锁接合更多的模块和功能,使得整个锁体显得厚重和庞大。
目前市面上的执手式智能门锁的前、后面板的厚度(不含执手高度)普遍在27-31mm左右,外观视觉上看起来很笨重,有个别品牌的智能门锁虽然也将厚度做到了15mm,但是用户在适配门的左、右开向时不能自主换向,用户购卖时须提前向商家确认门的左右开向来定制门锁面板,给销售环节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生产厂家的匹配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换执手方向的超薄门锁,通过门锁内设换向盘以及将指纹感应头设置在执手上等方式的结合,实现了既可以更换执手方向又使锁体超薄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执手方向的超薄门锁,包括执手,门锁面板及壳体,换向盘,两个换向孔,换向螺钉;门锁面板连接在壳体正面;所述执手与换向盘分别位于门锁面板正面及壳体背面,执手和换向盘穿过门锁面板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换向盘可随执手转动;两个换向孔对称的位于壳体背面的两侧边缘处,不穿透壳体;所述换向孔位于换向盘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锁面板及壳体包括前面板及前壳体和后面板及后壳体;所述执手包括前执手和后执手;所述前执手连接在前面板及前壳体上,后执手连接在后面板及后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执手折弯处外表面上设有指纹感应头;连接指纹感应头的指纹导线排布在前执手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靠近执手处设有空腔,用于容纳执手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前壳体底部设有USB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门锁面板正面设有装饰转盘,所述装饰转盘套接在执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门锁前面板上设有钥匙孔和钥匙孔盖;钥匙孔盖呈“7”结构,钥匙孔盖的横折部分位于前面板及前壳体的空穴内,竖折部分的底部设有磁钢块,与之对应位置处的前面板与前壳体之间设有导磁性金属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门锁通过将指纹头设计在执手上以及在面板内设置空腔将执手复位弹簧容纳来使门锁面板主体厚度做到了18.5mm,并且执手可由用户通过拆装一颗换向螺钉来完成左、右开向的匹配换向,既方便实用又外观精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门锁的前面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门锁的前面板壳体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薄门锁的前面板壳体另一背面(执手换向后)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执手剖面示意图;
图5为钥匙孔盖盖合前面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汇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有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汇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有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1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具把手的换向结构及锁具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锁中把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