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结构及相应的车灯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0736.8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史新刚;苏志林;倪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5;F21S43/20;F21S43/14;F21W102/00;F21W103/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射部 本实用新型 光学结构 透镜部 准直 光照能量 出射光 车灯 成壳 光源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结构及相应的车灯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使得出射光线更加均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结构,其中,所述光学结构包括:透镜部,准直部,其中,所述透镜部包括第一折射部和第二折射部,所述第一折射部和所述第二折射部分别成壳形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部被容纳于第二折射部内;所述准直部安装于所述透镜部的第二折射部的顶部之前。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对光源的光照能量的分布进行调整,使其能量可以被均匀的分布在所需的表面上,从而获得均匀的出射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结构及相应的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通常直接从光源射出的光线,会由于光源中心和周边的光源强度不同,而导致出射光线不够均匀。当前往往采用一些涂覆散射材料的方式,来使得出射光线更加均匀。但是这类材料的使用,是被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所禁止的。因此,需要有其他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使得出射光线更加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结构,其中,所述光学结构包括:
透镜部,
准直部,
其中,所述透镜部包括第一折射部和第二折射部,所述第一折射部和所述第二折射部分别成壳形曲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部被容纳于第二折射部内;所述准直部安装于所述透镜部的第二折射部的顶部之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通过透镜部对光源的光的能量进行重新分配,并通过准直部使具有相同强度的光束均匀射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部、所述第二折射部与所述准直部的中轴线同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将能量重新分配后的光束进行准直,使得出射光更加均匀,边界更加清晰。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结构,其中,所述透镜部进一步包括:
增强部,所述增强部用于对回到透镜部底部的光线进行反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将回到底部的光线重新反射出去,减少损耗,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结构,其中,所述增强部为具有多个微小凸起的反射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采用微小突起的反射面,能更加充分的反射光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结构,其中,所述增强部130位于所述透镜底部的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将增强部设置设置在底部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部110的底部直径基于其所对应的光源300尺寸来确定。
其中,第一折射部的底部直径仅需足够容纳光源即可,从而能够使得第一折射部的结构尽可能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部的最外延至所述第二折射部的最外延的距离,基于所述第二折射部的最外侧的出射光线的出射角,以及所述透镜部的折射率来确定。
其中,两者的距离能够保证将来自光源的光线尽可能多的通过第二折射部折射出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学结构,其中,所述准直部为一菲涅透镜。
其中,通过采用菲涅透镜,能够有效地对来自第二折射部的光线进行校准,从而获得均匀的出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未经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0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雾面板及采用其的具有动态火焰效果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体隧道式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