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9806.8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4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史文奇;张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丽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内科听诊器,包括拾音听头、导音管以及设于拾音听头内的至少一个拾音通道,导音管按照一端与拾音听头转动连接的方式与至少一个拾音通道连通,拾音听头内按照转动连接的方式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杆,其中,活动杆能够按照导音管上设置的环形齿条相对听诊器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方式与拾音通道内壁抵接,从而使得导音管内部与至少一个拾音通道断开连通,第一方向为与拾音通道的贯通方向垂直的方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区别地用于听音要求不同的成人或孩童,达到了针对性更好的听音效果。保证了听音效果,结合完全隔绝另一侧的拾音通道的设置,能够大大地减少外界杂音的影响,增加了医护人员对人体内的杂音的辨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听诊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措施也越来越完善,听诊器是目前医疗领域最常见的一种听诊辅助设备。
目前,许多医疗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听诊诊断时,使用常用的声学听诊器,在听诊过程中,大多是医生手持拾音头贴在需要听诊的部位,听诊时如果医生手部稍有晃动,就会导致拾音头与听诊部位产生摩擦,同时,导音管也没有良好的固定措施,在听诊过程中,导音管与衣服也会产生摩擦,而摩擦产生的听诊器效应会严重影响听诊效果。此外,由于儿童容易焦躁好动,医生手持听诊器时,听诊器膜片不能很好的贴合患儿身体,导致听音不清,听诊效果较差,在听诊时,外界的声音也会影响听诊效果;现有的听诊器对拾音头和耳塞都没有较合理的密封结构,听诊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医生判断,而且现有听诊器一般为一体结构,在对听诊器消毒时不能很好的消毒,容易造成患儿之间交叉感染。虽然,目前使用的听诊器已经发展到双人听诊甚至是多人听诊,但是此类听诊器在单人听诊时较为浪费,而且需要不断的更换,需要双人会诊的情况下较为麻烦。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091659)公开了一种密封式听诊头,在听头上设置至少一个听音腔,在听音腔的开口部位有听音膜,在听头内有可以转动的听杆的头部,并在听杆的头部设置轴向通道与垂直于轴向通道的相互连通的听杆通道,在听头内、听音腔的底部设置可以在听杆转动至指定位置时与听杆通道连通的听头通道;其特征是:在听杆通道的一端放置弹簧,另一端有滚珠,该滚珠的一部分在弹簧的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听头通道内。该专利提供的密封式听诊头可以方便制造与安装,提高产品质量。
但是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式听诊头,由于在实际使用时是通过转动听杆转向,使得听杆通道内的滚珠的一部分在弹簧的作用下,嵌入对应的听头通道内。使得听杆通道内始终保持有弹簧,严重影响了听诊头采集到的听诊音向听杆内部传播的音质效果。而且在竖向握持该听音头进行听诊时,由于滚珠自身重力的原因,容易导致滑动连接的滚珠与听杆通道之间产生间隙,使得两侧的声音彼此掺杂而影响医护人员对人体内杂音的辨别准确率。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693585U)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听诊器,包括第一导音管和第二导音管,所述第一导音管和第二导音管的进音端通过三通管固定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一端通过连通管固定连接有听诊头,所述第一导音管和第二导音管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撑杆内侧面上对应第一连接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该听诊器通过在第一连接块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在第二连接块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螺杆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能够通过调节螺杆相对调节螺母的位置来调节第一导音管和第二导音管之间的距离,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听诊器不便于调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听诊器,包括拾音听头、导音管以及设于拾音听头内的至少一个拾音通道,所述导音管按照一端与所述拾音听头转动连接的方式与至少一个拾音通道连通,所述拾音听头内按照转动连接的方式设有至少一个活动杆,其中,所述活动杆能够按照所述导音管上设置的环形齿条相对所述听诊器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拾音通道内壁抵接,从而使得所述导音管内部与至少一个拾音通道断开连通,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拾音通道的贯通方向垂直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丽,未经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9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
- 下一篇:印刷电极式喉返神经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