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9661.1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3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庆;党志超;卢大文;徐斌;王燕强;田贺;叶国庆;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徐好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罐 引桥 受料口 卸料 混凝土卧罐 卸料平台 自卸车 就位 底面 着地 支撑 混凝土 施工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 导向斜坡 调整位置 倾斜布置 时间增加 同一水平 箱壁 斜坡 对准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包括卧罐本体,所述卧罐本体上设有受料口,所述卧罐本体于受料口前端的箱壁上固设有引导混凝土自卸车移动至受料口的引桥,所述引桥包括支撑部和引导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与所述卧罐本体底面的水平部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引导部倾斜布置。当卧罐本体底部的水平部分着地就位时,引桥的支撑部的底面同时着地,引桥的引导部则形成导向斜坡,从而可以确保任何一次就位都能在地面与受料口之间形成斜坡,确保混凝土自卸车能借助引桥顺利卸料,而无需修筑卸料平台,避免现有的卧罐多次调整位置使受料口对准卸料平台而造成的工序时间增加、施工效率降低,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
背景技术
采用混凝土卧罐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现场,混凝土卧罐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特别在受料口位置,受料口经常会高于运输混凝土的自卸车能自动卸料的高度,为此需要修筑卸料平台;同时每一次混凝土卧罐就位受料过程中,都要反复调整罐体位置,使受料口对准卸料平台,然后才能进行卸料,这样一来增加了工序时间,降低了施工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包括卧罐本体,所述卧罐本体上设有受料口,所述卧罐本体于受料口前端的箱壁上固设有引导混凝土自卸车移动至受料口的引桥,所述引桥包括支撑部和引导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与所述卧罐本体底面的水平部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引导部倾斜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和引导部之间固设有多根立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上焊接有多根间隔布置的防滑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桥包括两个相对布置于受料口两侧的分桥,两个分桥与混凝土自卸车左右两侧的车轮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罐本体与所述引桥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卧罐本体自带引桥,引桥与卧罐本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当卧罐本体底部的水平部分着地就位时,引桥的支撑部的底面同时着地,引桥的引导部则形成导向斜坡,从而可以确保任何一次就位都能在地面与受料口之间形成斜坡,确保混凝土自卸车能借助引桥顺利卸料,而无需修筑卸料平台,避免现有的卧罐多次调整位置使受料口对准卸料平台而造成的工序时间增加、施工效率降低,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卧罐本体;2、引桥;21、支撑部;22、引导部;23、立柱;24、防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便于卸料的混凝土卧罐,包括卧罐本体1,卧罐本体1上设有受料口,卧罐本体1于受料口前端的箱壁上固设有引导混凝土自卸车移动至受料口的引桥2,引桥2包括支撑部21和引导部22,支撑部21的底面与卧罐本体1底面的水平部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引导部22倾斜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9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