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450MHz和GSM-R永临结合的光纤直放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4139.4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0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蔡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75 | 分类号: | H04B10/2575;H04B10/29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直放站近端机 光纤直放站 远端机 光纤连接 网管 光纤直放站系统 本实用新型 车站电台 分合路器 集中监控 两套设备 耦合器 基站 漏缆 天线 电源 能耗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450MHz和GSM‑R永临结合的光纤直放站系统,包括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450MHz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和网管,其中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和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到网管,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和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分别通过耦合器连接到BTS基站和车站电台;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通过光纤连接到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通过光纤连接到450MHz光纤直放站远端机,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和450MHz光纤直放站远端机通过分合路器进行天线或漏缆覆盖。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套设备永临结合问题,共用一个电源,能耗较低,并且可以网管集中监控,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通信信号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450MHz和GSM-R永临结合的光纤直放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系统中450MHz光纤直放站和GSM-R光纤直放站通常是两套独立的系统,比如阳安二线要求早期使用450MHz光纤直放站、中间450MHz和GSM-R同时使用,后期使用GSM-R,并且要求后期拆除450MHz设备使不影响GSM-R正常使用。另外要求低功耗,450MHz和GSM-R设备电源共用,不另设电源。早期450MHz设备使用双光纤,中途450MHz、GSM-R设备各使用一根光纤,后期两根光纤全部给GSM-R设备使用。其缺点是两套设备使用成本高,能耗高,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450MHz和GSM-R永临结合的光纤直放站系统,解决了两套设备永临结合问题,共用一个电源,能耗较低,并且可以网管集中监控,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包括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450MHz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和网管,其中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和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到网管,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和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分别通过耦合器连接到BTS基站和车站电台;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通过光纤连接到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450MHz光纤直放站近端机通过光纤连接到450MHz光纤直放站远端机,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和450MHz光纤直放站远端机通过分合路器进行天线或漏缆覆盖。远端机一般采用漏缆覆盖,所以可以采用电桥或功分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和450MHz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共用一个电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BTS基站和车站电台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定向天线。450MHz车站电台和BTS基站信号覆盖可以共用天馈线、也可以独立设置天馈线,但是天线一般要分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可靠性:450MHz、GSM-R光纤直放站除网管、远端机电源共用,这样相对独立,不会影响450MHz、GSM-R系统正常工作,可靠性高。
(2)费用:价格方面,此方案比独立设置两套系统成本要低。
(3)可维护性:450MHz、GSM-R相对独立,可以独立进行维护,包括后期450MHz设备在线拆除,均不会影响GSM-R设备正常使用。
(4)技术先进性:考虑到系统的可使用性,本次将450MHz和GSM-R设备实现一套网管集中监控,后期450MHz设备拆除后,网管只需要将450MHz相关网元数据删除即可,不影响GSM-R设备正常监控。
(5)环境方面:本系统采用的均是绿色环保的模块,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射频信号是按照标准要求设计的,即使输出未使用的端口也会使用负载堵上,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机箱采用铸铝机箱,满足IP防护要求,不会腐蚀、变形等,也不会产生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4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ROF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