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3755.8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4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静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1 山东省枣庄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用吸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活塞腔与活动腔,活动腔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的一端设有活塞杆,且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一侧,所述活塞杆外侧的活塞与活塞腔一侧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活动腔一侧的壳体侧壁焊接有把手,把手的内部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有“L”型杆,“L”型杆的一端延伸至把手一侧并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筒的内侧插设置吸痰管,吸痰管的一端设置弧形罩,且弧形罩上等间距设置多个漏斗孔,弧形罩一侧的吸痰管内侧壁设置漏斗罩,防止停留在吸痰管内的部分痰液回流至患者的呼吸道或肺部,既不卫生,又给患者造成身体的不适和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护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装置作为一种对患者咽部治疗的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因此吸痰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医疗装置;但是,现有的手动的吸痰器由于要产生足够的吸力,通常将吸痰装置设计的较大,这样能够增加活塞的行程,但是携带和放置都非常的不方便;目前采用是吸痰器的吸痰管在实际实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当吸液完毕时,吸液动力一停止,停留在吸痰管内的部分痰液就会回流至患者的呼吸道或肺部,既不卫生,又给患者造成身体的不适,给患者造成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活塞腔与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的一端设有活塞杆,且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一侧,所述活塞杆外侧的活塞与活塞腔一侧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活动腔一侧的壳体侧壁焊接有把手,把手的内部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有“L”型杆,“L”型杆的一端延伸至把手一侧并与活塞杆固定连接,“L”型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把手另一侧设有按压片,所述活动腔一侧的壳体侧壁设有第二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外侧插设有集痰瓶,所述活动腔另一侧的壳体侧壁设有净化罩,净化罩内部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动腔内部靠近第二固定筒的一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且进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活塞腔内部,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固定筒内侧,所述活动腔内部靠近净化罩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且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活塞腔内部,排气管另一端延伸至净化罩内部,所述活动腔远离活塞腔一侧的壳体侧壁设有环形固定座,且环形固定座的内侧设有与环形固定座相互匹配的活动球,活动球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一端的活动球侧壁设有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侧插设有吸痰管,吸痰管的一端设有弧形罩,且弧形罩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漏斗孔,所述弧形罩一侧的吸痰管内侧壁设有漏斗罩。
优选的,所述吸痰管与第一固定筒之间螺纹连接,且吸痰管与第一固定筒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集痰瓶与第二固定筒之间螺纹连接,且集痰瓶与第二固定筒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净化罩外侧等间距设有多个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L”型杆外侧的按压片与把手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活动球侧壁设有软管,且软管远离活动球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固定筒内侧。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静,未经刘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3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烧砖机上的送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煮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