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2032.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1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B09C1/06;B09C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压榨 淋洗装置 土壤修复装置 废液储存容器 本实用新型 螺旋压榨机构 修复 废液排放管 滤液收集槽 受污染土壤 储酸容器 高效分离 加热搅拌 搅拌机构 喷淋机构 热风机构 透水薄膜 土壤疏松 出料口 加药管 碱容器 进料口 排气口 热脱附 吸附腔 电极 淋洗 透气 电源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电化学淋洗装置、压榨热脱装置、废液储存容器,电化学淋洗装置连接压榨热脱装置,电化学淋洗装置、压榨热脱装置分别通过废液排放管连接废液储存容器;所述电化学淋洗装置包括进料口、储酸容器、储碱容器、加药管、电化学淋洗容器、喷淋机构、搅拌机构、电极、电源、吸附腔、单向透水薄膜;所述压榨热脱装置包括螺旋压榨机构、热风机构、加热搅拌机构、排气口、出料口、滤液收集槽、压榨热脱附容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土壤修复装置,可将受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高效分离,使土壤得到高效修复,并使修复后的土壤疏松透气,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的排放、油污泄漏、杀虫剂以及各种化学肥料的滥用等多种因素,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不仅对农作物造成影响,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
现有污染土壤的修复一般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无害的水平,或将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但是,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中,具有进行污染物与土壤分离的效率普遍较低,对土壤修复的效果不理想,不易操作等弊端。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22983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淋洗装置,包括淋洗装置、脱干装置以及废水处理装置,所述淋洗装置包括第一淋洗机构和卧式搅拌机,所述第一淋洗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上方设有第一淋洒口,所述卧式搅拌机设置在所述输送槽下端出口处,所述卧式搅拌机入口处设有第二林洒口,所述卧式搅拌机的出料口设有脱干装置。在利用上述土壤修复淋洗装置对土壤进行修复作业时,待处理的土壤经输送槽运输至第一淋洒口处,并在第一淋洒口处实现初步淋洗;然后,土壤进入卧式搅拌机,并在第二林洒口出进行批量混合,最终经脱干装置实现脱干操作。
中国专利CN203875109U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设备,该设备通过正负电极对土壤进行电解,使得表层的污染物与土壤发生脱附,污染土壤内的各种离子分别在两个电极运动,在电极附近产生酸性电解水和碱性电解水通过吸附腔吸附,通过增压泵将缓冲水打入吸附腔,带动电解水通过出水接口排出罐体外,从而有效避免在对土壤修复过程中使土壤二次污染。
现有技术的方案对土壤进行修复的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土壤修复效果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土壤修复方式,以便克服现有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可将受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高效分离,使土壤得到高效修复,并使修复后的土壤疏松透气,操作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所述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电化学淋洗装置、压榨热脱装置、废液储罐,电化学淋洗装置连接压榨热脱装置,电化学淋洗装置、压榨热脱装置分别通过废液排放管连接废液储罐;
所述电化学淋洗装置包括进料口、储酸罐、储碱罐、加药管、电化学淋洗罐、喷淋嘴、搅拌器、电极、电源、吸附腔、单向透水薄膜;
所述搅拌器竖直架设于电化学淋洗罐内,搅拌器的下端伸入电化学淋洗罐内部;电化学淋洗罐靠近其顶部的一侧上开设有进料口,用于投加待处理的被污染土壤;
所述电化学淋洗罐顶部的另一侧与加药管连通,加药管的一端设有喷淋嘴,喷淋嘴设置于电化学淋洗罐内,能向电化学淋洗罐中通入备用的土壤修复液,加药管分别与储酸罐和储碱罐连通;
所述电极包括正极电极块和负极电极块,正极电极块、负极电极块对称设置于电化学淋洗罐内壁,且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正极电极块、负极电极块分别被吸附腔络状包裹,吸附腔的外壁为单向透水薄膜,使得电解水仅能从外部进入吸附腔而不能从吸附腔进入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2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