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料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1711.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郑国城;金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祥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0 | 分类号: | B05B9/00;B05B9/04;B05B1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132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加热装置 加热混合装置 出漆口 进漆口 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 加热装置 加热油 受热管 连通 加热方式 加热均匀 加热效率 不均匀 内固定 浸没 加热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料加热装置,包括具有密封盖的箱体,所述密封盖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进漆口和出漆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连通进漆口与出漆口的加热混合装置,箱体内填充有加热油,所述加热混合装置和加热装置均浸没在加热油中;所述加热混合装置包括受热管,所述受热管连通进漆口与出漆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涂料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加热方式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加热装置涂料加热装置,加热均匀、加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涂料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日益提高,要求涂料里的有机溶剂越少越好,提高涂料固含量,从而降低溶剂使用量,减少空气污染;但高固含量的涂料粘度大,涂覆性不理想。所以在涂漆之前必须对涂料进行加热,以降低其粘度,提高其流平性和涂覆性能。
传统的涂料加热装置是在一根棒状凯装式电受热管的外面再套一层不锈钢管,然后将整个装置放到涂料内对涂料进线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由于热交换面积小,套管表面热量高度集中。很容易使套管表面温度过高,涂料在套管的表面固化结焦,使热交换效果进一步恶化,最后失效。这种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加热不均匀、加热方式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涂料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加热方式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涂料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涂料加热装置,包括具有密封盖的箱体,所述密封盖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进漆口和出漆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连通进漆口与出漆口的加热混合装置,箱体内填充有加热油,所述加热混合装置和加热装置均浸没在加热油中;
所述加热混合装置包括受热管,所述受热管连通进漆口与出漆口。
所述加热混合装置还包括仅具有进口与出口的混合容器,所述受热管包括进端受热管和出端受热管,所述进端受热管的进口与进漆口连通,出口与混合容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出端受热管的进口与混合容器的出口连通,出口与出漆口连通,所述混合容器的进口高于其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涂料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将隔膜泵与进漆口连通,使用加热装置对箱体内的加热油进行加热,进端受热管、混合容器和出端受热管均浸没在加热油内,加热油对进端受热管、混合容器和出端受热管进行加热,加热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使用隔膜泵向进漆口内输送待加热的涂料,进入进漆口内的涂料从进端受热管的进口进入进端受热管,然后从进端受热管的出口流出,经混合容器的进口进入混合容器内,涂料在混合容器内混合,温度较高的涂料与温度较低的涂料在混合时进行热传递,已达到相同的温度,涂料混合均匀后从混合容器的出口流入出端受热管,最后从出漆口流出;由于混合容器的进口高于其出口,涂料从混合容器进口流出到与混合容器内的涂料混合时具有一定的落差,该落差加快了涂料的流速,涂料与混合容器内的涂料混合时,增加了混合容器内涂料的流动,使混合容器内的涂料混合的更加均匀,涂料的加热较为均匀;涂料从进漆口流经进端受热管、混合容器和出端受热管到从出漆口流出的整个流动过程中均处于加热状态,加热效率较高,最终的加热温度稳定、可控。
为了增加从进端受热管出口内流出的涂料的流动性,所述进端受热管的出口内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出口内壁垂直设置,用于减小出口处的流体流量,出口处的流量越小,出口处的压力越大,从出口内流出的涂料的流动性越大。
为了对涂料进行较均匀且充分的加热,可适当增加混合容器的数量,当所述混合容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混合容器通过中间受热管连通,中间受热管的出口内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出口内壁垂直设置,用于减小出口处的流体流量。
为了对涂料进行较为充分的加热,且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长度,所述进端受热管、中间受热管和出端受热管的形状均为螺旋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祥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祥防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1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