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冷环路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1149.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峰;袁竹;张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四川佳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D15/06;F28F19/0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补偿 毛细芯 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 环路热管 蒸气通道 进料阀 进料管 蒸发部 灌入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感应液体 过滤装置 加热装置 液体管道 液体通道 一端设置 蒸气管道 制冷装置 补偿部 冷凝器 空腔 烧干 周面 加热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单冷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液体管道、蒸气管道和制冷装置,所述蒸发器的液体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有可灌入工质的进料阀,所述进料阀的下部设置有能对所灌入的工质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蒸发器包括液体补偿部和蒸发部,所述蒸发部靠近蒸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感应蒸气通道中蒸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体补偿部靠近毛细芯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液体补偿部内工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体补偿部的空腔靠近毛细芯的周面设置有加热所述液体补偿部内工质的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防止毛细芯发生烧干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冷环路热管。
背景技术
单冷环路热管是指一种仅具有制冷功能的回路闭合环形热管,一般由蒸发器、冷凝器、蒸气管线和液体管线构成。环路热管的工作原理为:对蒸发器施加热载荷,工质在蒸发器的毛细芯的外表面蒸发,产生的蒸气从蒸气槽道流出进入蒸气管线,继而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并过冷,回流液体经液体管线进入液体干道对蒸发器毛细芯进行补给,如此循环。
在单冷环路热管工作过程中,蒸发器的蒸发部与液体补偿部之间会产生一个温差,这个温差我们通常称为过热度,过热度的增大容易导致工质发生核态沸腾,毛细芯外侧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当蒸气槽道与毛细芯内侧之间的压力差达到一定程度时,蒸气将穿透毛细芯进入毛细芯内侧,毛细芯发生烧干现象,从而导致系统运行失效;而工质中掺杂了杂质会造成毛细孔堵塞使毛细芯内的液体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同样也会发生毛细芯烧干的现象,亟待设计一种单冷环路热管以解决毛细芯烧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冷环路热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过热度增大或工质中掺杂杂质而导致毛细芯发生烧干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单冷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液体管道、蒸气管道和制冷装置,所述蒸发器的出口通过所述蒸气管道与所述液体管道连通且二者连通处呈蛇形布置,该蛇形布置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冷凝器内,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制冷装置相连;所述蒸发器的液体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有可灌入工质的进料阀,所述进料阀的下部设置有能对所灌入的工质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蒸发器内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液体补偿部、液体通道、毛细芯、蒸气通道、蒸发部,所述蒸发部靠近蒸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感应蒸气通道中蒸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通道的出口作为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所述液体补偿部靠近毛细芯的一侧设置有感应液体补偿部内工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体补偿部的空腔靠近毛细芯的周面设置有加热所述液体补偿部内工质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圆形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边缘设置有胶套,所述进料管包括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所述第一料管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凹槽使所述过滤网的胶套能卡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通过螺纹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外套有可导热的防护罩管,所述防护罩管呈蛇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由温控开关进行控制,所述温控开关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差的设定值自动闭合/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部和液体补偿部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四川佳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四川佳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31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暖环路热管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主动结晶技术的大浓差吸收式蓄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