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多功能腔镜注射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9472.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丁幕星;戴青松;金利玉;张蘅娟;施姣娜;王红;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5/178 |
代理公司: | 11624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套管 针头 吸管 误伤 多功能腔 滑动设置 患者安全 旋转收纳 针头收回 吸引器 注射针 内管 日用品 受损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医用多功能腔镜注射针,包括套管,套管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内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节圈实现将针头旋转收纳进入吸管内,将该装置变为吸引器进行使用,且能够避免针头受损,将针头收回能够避免误伤患者,保证患者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多功能腔镜注射针。
背景技术
在进行手术时,会使用腔镜吸引器和注射针,通过腔镜吸引器进行内部液体和血水的吸引操作,同时使用注射针进行注射。
但是现有的注射针比较单一,不具有吸引器的功能,且针头无保护套,容易引起职业暴露,针头用久了会变钝,不易进行注射,此外,在使用过注射针后针头不能及时取下,容易造成误伤患者,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腔镜注射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腔镜注射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注射针比较单一,针头无保护套,容易引起职业暴露,而且针头用久了会变钝,在使用过注射针后针头不能及时取下,容易造成误伤患者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多功能腔镜注射针,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为一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为中空结构,靠近套管开口处的一端内部插接有推拉杆,所述内管远离推拉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管的侧壁靠近外螺纹处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环形结构,所述调节孔的外部设置有调节圈,所述调节圈的内壁紧密粘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推拉杆的内部与内管相连通,所述推拉杆的末端设有负压吸引器接头,所述推拉杆上还设置有阀门。
所述内管远离推拉杆的一端紧密粘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内管的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套管靠近针头的一端紧密粘接有吸管;
所述套管的顶部内壁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内管的顶部外壁靠近滑槽处紧密粘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远离内管的一端紧密粘接有推拉板。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内部与输液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液管的内部与针头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针头靠近吸管的一端贯穿套管的一端外壁与吸管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壁位于调节圈的两侧均套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针头靠近输液管的一端与输液管紧密粘接。
优选的,所述针头靠近输液管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端,所述吸管靠近针头的一端开设有与螺纹端螺纹连接的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其中设置的调节圈实现将针头旋转收纳进入吸管内,将该装置变为吸引器进行使用,且能够避免针头受损,将针头收回能够避免误伤患者,保证患者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头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9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状腺术后引流辅助装置
- 下一篇:用来固定乳腺疾病手术后引流容器的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