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流体出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8292.6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易家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索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混合机 双螺杆挤出机 纵向输出 搅拌轴 本实用新型 物料输出口 挤出螺杆 立式筒体 卧式筒体 搅拌腔 连通 体内 横向驱动装置 纵向驱动装置 粘弹性流体 驱动 出料结构 高粘流体 物料入口 高稠度 立式筒 输出端 出料 端径 流体 轴向 左端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粘流体出料结构,包括卧式混合机、双螺杆挤出机,所述卧式混合机包括卧式筒体和搅拌轴,搅拌轴设置于卧式筒体内轴向搅拌腔内,卧式筒体上左端径向上侧设置有物料入口,其右端径向前侧或后侧开设有与搅拌腔连通的物料输出口,卧式混合机外设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横向驱动装置;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包括立式筒体,立式筒体内设有纵向输出通道,纵向输出通道与物料输出口连通,纵向输出通道内设有挤出螺杆,立式筒体外设有驱动挤出螺杆旋转的纵向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双螺杆挤出机,从而使卧式混合机的输出端进行强制出料,从而适合超高粘流体、粘弹性流体、高稠度物料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高粘流体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高粘流体在反应过程中从初期刚进入流动性较好粘度低到反应后期粘度增大,即粘度在100-3000万厘泊的超高粘物料如碳纤维,BPO超强纤维,酚醛树脂等;或者是没有流动性的弹性体,粘弹性流体如硅胶、橡胶、工程塑料等;这样一来即使反应达到了预期目的也无法很好的将物料排放出来,生产只能停留在单批或小批量生产,甚至实验室内;进料出料成为目前困扰很多高分子聚合反应无法实现工业化放大和连续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聚合反应完后如何将高粘流体出料成为此类反应生产技术上的难点和解决成套生产的关键性部分技术。
现有技术的缺点:
1)目前大多数高分子聚合釜出料采用:聚合反应釜底部出料,利用重力和料位差通过阀门控制,这种结构要求物料粘度比较低,流动性好适应中低粘度流体,当物料稠度大,高粘流体或高固含量很容易导致堵塞无法出料;
2)聚合反应釜底部出料,利用加气体压力(如通入压缩空气或氮气等)通过阀门控制出料,这种结构也要求物料粘度比较低,流动性好适应中低粘度流体,稠度大,高粘流体或高固含量很容易导致堵塞无法出料;
3)有些则通过工艺的方法解决,通过提高反应温度,致使物料粘度下降,以便于物料的出料,但很多情况是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品质受损,颜色达不到要求,甚至产生副产物等问题;
4)采用压料机的方式出料,聚合反应完毕,将反应釜放置到压料机上压出物料然后包装,压料机是通过液压油站,液压缸,机架,活塞,控制系统等结构组成,大多这种情况操作是敞开式的,和空气接触,容易导致物料氧化或污染等问题,处理量一般也不大5-1000L左右;不易于工业化放大和连续生产;
5)在聚合反应釜底部安装齿轮泵,转子泵,螺杆泵等容积泵,这类方式粘度适应较上面广些,一般有一定流动性的物料基本可以适应使用;但当流体粘度高与于100万厘泊以上物料出料就比较困难;有的物料反应完成呈现出弹性体,粘弹性流体时,物料会出现缠绕在反应釜的搅拌轴上或粘附在桶壁上,没有流动性或流动性较差的情况,导致无法出料;一些常规的出料泵的方式因接触不到物料处于无效状态,无法出料;
6)物料粘度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拉丝,拉膜,挂壁现象,设备主轴旋转物料会紧紧的缠绕在主轴或桨叶上,物料不受重力影响或很少,流动性极差,出料口打开,靠自重流出来哪是不可能的;常规采用单(双)螺杆挤出机,既承担超高粘部分的聚合反应又承担可以出料,但实际工业化应用过程中,螺杆挤出机往往无法实现物料足够的停留时间(反应时间)和溶剂脱除,产品品质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螺杆机体量小,无法实现较大的工业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粘流体出料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索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索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8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