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5286.5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11676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壳体 电源壳体 散热机构 散热翅 体内部 上壳 本实用新型 间隔设置 细小杂物 边缘处 散热孔 下壳体 散热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于上壳体的边缘处间隔设置的若干散热翅以及于每个散热翅的同一侧设置的与上壳体内部连通的散热孔,该电源壳体散热持久且可以有效避免灰尘和细小杂物进入到上壳体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源壳体。
背景技术
电源的作用是为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其主要部件为电源电路板,通过设计电源电路板内部模块实现不同功能,例如开关电源、逆变电源、交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等等,均通过电源电路板内的电路实现,在电源电路板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热量,故,需要设置散热模块将电源电路板中的热量散发至外界。
现有的散热方式一般是在电源壳体上开设散热孔或散热槽,这些散热孔和散热槽正对外界空气,很容易导致灰尘的进入导致散热孔或散热槽堵塞,且散热孔或散热槽一旦堵住很难清理,需要将壳体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十分不便,也会导致外界小颗粒杂物进入到电源壳体内部造成电路板的损坏。
申请号为CN201720092291.0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带有安全散热孔的电源,其电源壳体的上壳体上设置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在上下壳体分别设置的上挡板层和下挡板层以及位于上壳体上挡板层和下挡板层之间的散热孔,该结构虽然能够避免灰尘直接落入到壳体内部,但是灰尘仍然会落入到上挡板层之间的缝隙,随着灰尘的增多,会导致散热效果的降低;且自散热孔出来的热空气被上当板层挡住后会进行对流,导致热空气散发速度的减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壳体,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和细小杂物进入到电源壳体内部,确保持久的高散热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电源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于上壳体的边缘处间隔设置的若干散热翅以及于每个散热翅的同一侧设置的与上壳体内部连通的散热孔。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散热翅由绕上壳体周向间隔凹陷的散热槽组成,当散热翅由散热槽组成时,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散热槽的一侧内壁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散热翅由绕上壳体周向间隔凸设的散热凸条组成,当散热翅由散热凸条组成时,散热孔设置于相邻散热凸条的同一侧壁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散热槽的截面呈倒L形。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散热翅的一侧凸设有一凸起,所述散热孔自凸起远离散热翅的一端连通至上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优化为:当散热翅由散热凹槽组成时,所述上壳体上端向上隆起一让位腔,所述散热凹槽设置于让位腔的边缘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散热凹槽绕让位腔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上壳体设置散热机构,该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翅以及位于散热翅同一侧壁的散热孔,由于散热孔的方向垂直于灰尘下落的方向,故,灰尘和细小杂物不会直接落入到散热孔上,不易导致散热孔的堵塞;散热翅由散热槽或者散热凸条组成,均增加了壳体的表面积,增加散热效果,且散热孔设置于同一侧,可以使热空气自散热孔出来时不会在上壳体上交汇,从而加快散热的效率,该电源壳体散热持久且可以有效避免灰尘和细小杂物进入到上壳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源壳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源壳体的轴测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让位腔;4、散热槽;5、凸起;6、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5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