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面微孔道放电等离子体的废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5038.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黄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C02F1/3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道 绝缘介质 高压电极 水箱 放电等离子体 外套件 废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放电组件 管道接口 容置腔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接地电极 外接管道 组件包括 接地 短流程 高效率 自冷却 微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面微孔道放电等离子体的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放电组件及微孔道组件;所述水箱接地或在该水箱内设置接地电极;所述放电组件包括高压电极和绝缘介质,所述绝缘介质设置于该水箱内,该绝缘介质内具有高压电极容置腔且该高压电极位于所述高压电极容置腔内;所述微孔道组件包括两个微孔道件和外套件,该两个微孔道件和绝缘介质均位于所述外套件内且该两个微孔道件分别位于所述绝缘介质两侧;所述两个微孔道件上均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外套件上设有管道接口,该管道接口外接管道。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冷却、高效率、短流程放电等离子体地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双面微孔道放电等离子体的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是集自由基氧化、臭氧氧化、紫外光解、高能电子轰击、超临界效应、局部热效应等多种作用于一体,是物理、化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性的综合性技术。在环境科学、材料改性、生物医学、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而逐渐成为等离子体研究重点。传统的等离子体技术主要包括电晕放电技术、射频放电技术、微波放电技术、介质阻挡放技术电等。
环境保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一直都难点和重点,等离子体技术因其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在极短时间内高效率、无选择性的实现苯系物或其他杂环内有机物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破坏、断链、氧化分解,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并且无二次污染,而成为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成为环境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介质阻挡放电又称无声放电,通过在高压极和接地极之间放置一块或多块绝缘介质,阻断放电过程中电流传导的路径,限制放电电流的增长,将放电形式能维持在电晕放电和流注放电状态,而得到稳定放电体系。介质阻挡放电因活性物质产生效率较高,能耗低,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常温常压反应速度快,工作稳定性强,功率密度大等特点,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显现出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受限于放电空间的温度。放电空间温度太高,则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在放电空间内的分解速率过快,用于污染物去除的活性物质减少,最终导致废水、废气处理的效率和速率降低,并且,传统的介质阻挡放电主要是在气相放电,这使得等离子体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着等离子体与液相的传质较慢的问题。另外,在工业中使用介质阻挡放电时,因客观原因气体会在放电空间停留较长时间,而导致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被后续的放电大量分解,进一步降低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和污染物去除效率。
目前,为解决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的高温问题在反应器中设置了冷却单元,包括夹套水冷、强化风冷、液氮冷却等,结果造成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增大、能耗提高、效率降低等诸多问题;为解决所以决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的等离子体与液相传质较慢问题在反应器中设置了鼓泡组件,但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些问题;对于工业用介质阻挡放由于气体在放电空间的停留时间过长的问题还未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面微孔道放电等离子体的废物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5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的等离子净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净化器端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