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24350.8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9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乾;姬祥;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利信碳素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36;H01M4/48;H01M4/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郭乐 |
| 地址: | 3001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第二混合室 机体内部 混合室 硅碳负极材料 本实用新型 气体检测仪 制备装置 分隔板 碳化室 硅烷 碳粉 转柱 继电器 室内 充分接触 电机启动 顶端设置 硅烷气体 混合气体 检测信号 下侧位置 中间设置 进气管 气源箱 推送板 固接 内推 转动 开口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混合室,所述机体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混合室,所述机体内部下侧位置设置有碳化室,所述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之间以及第二混合室与碳化室之间固接有分隔板且分隔板向下凹中间为开口。本实用新型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外侧气源箱中的硅烷和聚乙烯气体进入机体内,在气体检测仪检测到硅烷和聚乙烯混合气体后,气体检测仪产生的检测信号通过继电器使得电机启动,带动转柱转动,则转柱通过推送板将碳粉向所在位置的进气管内推送,使得碳粉与硅烷气体逐量充分接触混合,进入第一混合室内实现包硅,然后再进入第二混合室内接触聚乙烯气体实现包裹聚乙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硅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市场急速增长,对电池负极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类技术路线已渐渐不能满足高比容量的要求,不少企业开加大对新型负极材料布局,其中硅系负极备受瞩目;
一般碳硅负极材料制备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碳硅负极材料制备装置主要是将碳粉与硅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工成包裹式结构,一般都是将碳粉投放进已经准备好的硅材料中,这种方式需要碳粉逐渐扩散均匀混合硅材料,比较费时,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碳硅负极材料制备装置主要是将碳粉与硅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工成包裹式结构,一般都是将碳粉投放进已经准备好的硅材料中,这种方式需要碳粉逐渐扩散均匀接触硅材料,比较费时,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制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混合室,所述机体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混合室,所述机体内部下侧位置设置有碳化室,所述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之间以及第二混合室与碳化室之间固接有分隔板且分隔板向下凹中间为开口,所述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右侧外壁处水平固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末端均固接有气源箱,所述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右侧的气源箱内分别装有硅烷气体和聚乙烯气体,所述机体左外部设置有抽气泵且抽气泵通过抽气管连接着机体,同时抽气管的端头分为上下端头交接着机体,所述抽气管上交接有气体检测仪,所述第一混合室右侧的进气管上侧交接有投放盒且投放盒下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投放盒后侧外壁固接有电机且电机的主轴水平向前穿入投放盒内,所述电机的主轴端头处水平固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侧壁上环绕固接有推送板,所述气体检测仪与电机之间通过导线交接有电机开关,所述电机开关与气体检测仪之间的电路上交接有继电器,所述机体侧壁内部分布有电热丝,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碳化室对应位置的机体外壁处均固接有温控器,所述机体下端固定对接有回收筒且回收筒外部连接有相同结构的进气管,所述回收筒下端固定对接有回收盒,所述回收筒上下端均设置有阀门且阀门分别交接着碳化室和回收盒。
优选的,所述推送板的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凸条。
优选的,所述机体侧壁内侧设置有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机体侧壁外侧设置有保温板。
优选的,所述回收盒内部插放有活动盒。
优选的,所述活动盒上端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回收筒下端阀门先关闭,然后通过进气管向回收筒内部充入氮气直到气体检测仪检测到氮气为止,然后为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碳化室所在位置的机体侧壁中的电热丝通电升温,通过温控器将碳化室内的温度调节至600至700摄氏度,第一混合室内的温度达到25至40摄氏度,第二混合室内的温度达到350至45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利信碳素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利信碳素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4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极板涂片机的淋酸储液槽
- 下一篇:一种硼燃料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