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3675.4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宏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宏源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尘测试 测试箱 散射光接收器 激光光源 烟尘 本实用新型 测试仪本体 采集装置 烟尘烟气 测试仪 干燥器 通风箱 进管 测量 隔板 激光准直镜 便于携带 聚光透镜 烟气测试 控制器 上端 下端 显示器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所述测试仪本体包括烟尘测试部分、烟气测试部分、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烟尘测试部分包括烟尘采集装置和烟尘测试装置,所述烟尘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进管和第一干燥器,所述第一进管的下端与第一干燥器的上端相连,所述烟尘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和通风箱,且测试箱位于通风箱的左侧,所述测试箱的左上方设有激光光源,测试箱的左下方设有散射光接收器,且激光光源与散射光接收器通过第一隔板进行隔离,所述激光光源的前端设有激光准直镜,所述散射光接收器的前端设有聚光透镜。本实用新型测量精确度高,可同时测量烟尘中NO2和SO2的含量,以及PM2.5和PM10的含量,且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环保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烟尘排放从早期的50毫克/立方米到目前的5毫克/立方米,燃煤火电厂等领域相应的超低排放除尘系统已逐步改造升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加强对于烟尘污染的检测是重要的环保任务;现有的烟尘测试仪的出现大大减小了烟尘对人类的危害,但是至今为止的烟尘测试仪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烟气测试仪是锅炉烟气排放试验中的重要采样仪器,在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试验中由于烟气中烟尘含量大,使烟气采样仪容易受到烟尘的堵塞,致使烟气测试仪采样不稳定,影响到了烟气测试仪的分析准确性,且现有的烟气采样仪不能同时测量多种参数,不便于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了测量精确度高,可同时测量烟尘中NO2和SO2的含量,以及PM2.5和PM10的含量,且便于携带的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本实用新型测量精确度高,可同时测量烟尘中NO2和SO2的含量,以及PM2.5和PM10的含量,且便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所述测试仪本体包括烟尘测试部分、烟气测试部分、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烟尘测试部分包括烟尘采集装置和烟尘测试装置,所述烟尘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进管和第一干燥器,所述第一进管的下端与第一干燥器的上端相连,所述烟尘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和通风箱,且测试箱位于通风箱的左侧,所述测试箱的左上方设有激光光源,测试箱的左下方设有散射光接收器,且激光光源与散射光接收器通过第一隔板进行隔离,所述激光光源的前端设有激光准直镜,所述散射光接收器的前端设有聚光透镜,所述通风箱上端与干燥器相连,通风箱的下端设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箱的左侧设有挡尘平面镜;所述烟气测试部分包括烟气采集装置、第一烟气测试装置和第二烟气测试装置,所述第一烟气测试装置和第二烟气测试装置结构相同,且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烟气采集装置位于第一烟气测试装置的上方,所述烟气采集装置包括第二进管和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进管的下端与第一过滤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烟气测试装置包括传感器室和电解槽。
优选的,所述电解槽的上方设有渗透膜,所述渗透膜的下方设有工作电极,所述电解槽的内部充满电解液,所述电解槽的左下方设有对电极、所述电解槽的右下方设有参考电极。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室与第一过滤器的下端相连,所述传感器室包括测试进口,所述测试进口的下端与电解槽相连,所述传感器室的下方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考电极分别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通过导线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散射光接收器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用于将测量信号传送至控制器进行运算处理。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调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解调电路、V/I转换电路,所述控制器和显示器电性相连,用于显示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管的上端与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二进管的上端与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外围均设有螺纹,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与分别与第一采集管和第一采集管配套连接,所述第一采集管和第一采集管的一端均设有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匹配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宏源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宏源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3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