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自动捡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0912.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7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楼情灿;邢士庆;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银泉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梗 过滤装置 碎叶 茶叶 过滤网 动力装置 茶叶层 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 上料架 穿过 放入 下料 摇晃 费力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自动捡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内设有茶叶层、叶梗层和碎叶层,所述茶叶层下方设有叶梗层,所述叶梗层与茶叶层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叶梗层下方设有碎叶层,所述碎叶层与叶梗层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过滤装置下方设有动力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一侧设有上料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自动捡梗装置,结构合理,通过将茶叶经过上料架放入过滤装置,动力装置对过滤装置进行摇晃振动,使长度较小的叶梗和碎叶被穿过第一过滤网,碎叶再穿过第二过滤网,再分别从茶叶出料口、叶梗出料口和碎叶出料口下料并收集,从而解决茶叶人工捡梗收集,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自动捡梗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们日常比较常见的一种泡茶材料,茶叶从茶树上采摘到我们可以泡茶使用,需要经过一系列操作步骤,茶叶在加工过程中,捡梗是其中一步,因为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叶梗会脱落,还有部分碎叶的存在,如果不分开,会影响茶叶的口感,现有技术中,大多是由人工进行挑拣并收集,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茶叶自动捡梗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人工捡梗收集,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自动捡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架、过滤装置、茶叶层、叶梗层、碎叶层、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动力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内设有茶叶层、叶梗层和碎叶层,所述茶叶层下方设有叶梗层,所述叶梗层与茶叶层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叶梗层下方设有碎叶层,所述碎叶层与叶梗层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过滤装置下方设有动力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一侧设有上料架。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架下方设有堆料槽,所述上料架顶部设有一个上料口,所述上料口位于过滤装置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茶叶层一侧设有茶叶出料口,所述叶梗层一侧设有叶梗出料口,所述碎叶层一侧设有碎叶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外表面设有连接块,所述动力装置顶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块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有若干个大孔洞,所述大孔洞的直径小于茶叶的长度,所述大孔洞的直径大于叶梗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滤网上设有若干个小孔洞,所述小孔洞的直径小于叶梗的长度,所述小孔洞的直径大于碎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自动捡梗装置,结构合理,通过将茶叶经过上料架放入过滤装置,动力装置对过滤装置进行摇晃振动,使长度较小的叶梗和碎叶被穿过第一过滤网,碎叶再穿过第二过滤网,再分别从茶叶出料口、叶梗出料口和碎叶出料口下料并收集,从而解决茶叶人工捡梗收集,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茶叶自动捡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架、11-上料口、12-推料槽、2-茶叶层、21-第一过滤网、211-大孔洞、22-茶叶出料口、3-叶梗层、31-第二过滤网、311-小孔洞、32-叶梗出料口、4-碎叶层、41-碎叶出料口、5-连接块、51-连接柱、6-动力装置、7-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银泉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银泉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0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复频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