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软下硬大断面隧道双侧洞核心土法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0445.2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姜谙男;张权;张立涛;潘健;张广涛;姜相松;董庆波;罗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张海燕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期支护 核心土 导洞 下台阶 拱顶 大断面隧道 二次衬砌 施工安全 施工结构 支护 上台阶 侧洞 仰拱 开挖 影响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 临时混凝土 闭合 表面喷射 超前注浆 径向锚杆 软弱围岩 隧道壁面 隧道轮廓 锁脚锚杆 大变形 小导管 岩土体 竖向 挖除 施工 两边 上层 保证 | ||
1.一种上软下硬大断面隧道双侧洞核心土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导洞(1)、上台阶核心土(2)、下台阶核心土(3)、拱顶超前注浆小导管(41)、拱顶径向锚杆(42)、扣顶(5)、下台阶初期支护层(6)、二次衬砌(7)、锁脚锚杆(8)及仰拱(9);
所述上台阶核心土(2)位于所述下台阶核心土(3)上方,所述上台阶核心土(2)的表面喷射临时混凝土层(21),所述导洞(1)位于隧道轮廓线两边内侧的中部,所述导洞(1)的底部与所述下台阶核心土(3)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所述导洞(1)的顶部与所述上台阶核心土(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所述导洞(1)设置导洞超前锚杆(11)与导洞初期支护(12),所述导洞超前锚杆(11)分布于所述导洞(1)的岩体内,所述导洞初期支护(12)位于所述导洞(1)内岩体表面;
所述拱顶超前注浆小导管(41)与拱顶径向锚杆(42)均位于隧道顶部的岩体内,所述拱顶径向锚杆(42)垂直于隧道壁面,所述扣顶(5)位于隧道上方的岩体表面;
所述锁脚锚杆(8)位于隧道下方两侧的岩体内,所述下台阶初期支护层(6)位于所述导洞(1)下方的隧道侧壁岩体表面,所述下台阶初期支护层(6)、导洞初期支护(12)与扣顶(5)闭合连接成拱门状,所述二次衬砌(7)设置于所述下台阶初期支护层(6)、导洞初期支护(12)与扣顶(5)的内表面,所述仰拱(9)位于隧道底部的岩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大断面隧道双侧洞核心土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顶(5)、下台阶初期支护层(6)与导洞初期支护(12)均由型钢钢架、钢筋网片及混凝土组成,钢筋网片布置于型钢钢架内外表面,混凝土填充于型钢钢架、钢筋网片与围岩之间,混凝土包裹型钢钢架与钢筋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大断面隧道双侧洞核心土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脚锚杆(8)的锚固头焊接于所述下台阶初期支护层(6)的型钢钢架,锁脚锚杆长度为3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大断面隧道双侧洞核心土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土压力盒、位移计、钢筋计与应变计,所述土压力盒位于隧道围岩与所述扣顶(5)、下台阶初期支护层(6)、导洞初期支护(12)之间,所述位移计嵌入岩体内部,所述钢筋计与应变计布置于所述钢筋网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软下硬大断面隧道双侧洞核心土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9)包括钢筋网及包裹钢筋网的混凝土,所述仰拱(9)呈弧形,所述仰拱(9)上表面设置仰拱填充物(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事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04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