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20003.8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6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凡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汗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30;F21V7/10;F21W102/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朱本利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壳体 载板 曲面反光杯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架 光源模块 直接照射 连接件 容纳槽 透光罩 直射式 隐形设置 出光面 可拆卸 内凹陷 前端面 有效地 射出 眩光 反射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壳体、透光罩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透光罩可拆卸地设在散热壳体的前端面上,散热壳体具有沿其前端面向内凹陷的容纳槽,其中,LED车灯还包括:设在容纳槽中的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LED光源、载板以及位于载板两侧的连接件与曲面反光杯,LED光源固定设在载板上并朝向曲面反光杯设置,载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散热壳体上,且载板垂直于散热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隐形设置的LED光源结构,从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不会直接照射至LED车灯的出光面上,而是全部直接照射至曲面反光杯上,并经过曲面反光杯反射后从LED车灯的出光面射出,可以有效地消除眩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多样性发展,LED照明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车辆,LED车灯相较于传统的车灯具有亮度高的特点,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视野,但是,在LED车灯使用过程中,特别是车辆交汇过程中,驾驶员很容易受到迎面车辆的LED车灯发出的灯光的直接照射,从而对驾驶员的视力造成干扰,使驾驶员看不清周围景物,产生眩光效应。眩光不仅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而且也会伤害驾驶员的视觉系统,更为严重的是眩光会导致驾驶员无法辨识路面状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为了解决眩光问题,中国专利文件20142006652.3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车灯,包括反光杯、灯珠、壳体、灯罩,反光杯置于壳体内,灯罩安装自壳体上段,将反光杯和灯珠遮盖,反光杯中间设置有一个反光板,反光板上部设置有一个挡板,灯珠置于挡板下方且分别垂直地设置在反光板正反两面。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减少灯珠的光线直射造成的眩光,但是其利用挡板来遮挡和反射由灯珠直接射向出光面的光线,因而光线需要经多次反射后才由出光面射出,导致其光损失较大,车灯的光效较低。
中国专利文献201420095338.5公开了一种车辆照明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为发光光源,并具有主、副两路光源,而且副光源采用防眩光设计的LED机车灯。它包括机车灯前盖、钢化玻璃、LED电路板、机车灯后盖,所述的LED电路板内置分别连接主光源电路和副光源电路的电源驱动电路,LED电路板前方设置有聚焦透镜。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副光源解决光亮强度的问题,但是依据存在光源直射的问题,无法避免LED车灯直射入眼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其可以有效地防止眩光问题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形非直射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壳体、透光罩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透光罩可拆卸地设在散热壳体的前端面上,散热壳体具有沿其前端面向内凹陷的容纳槽,其中,LED车灯还包括:设在容纳槽中的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LED光源、载板以及位于载板两侧的连接件与曲面反光杯,LED光源固定设在载板上并朝向曲面反光杯设置,载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散热壳体上,且载板垂直于散热壳体的前端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壳体的前端面处于竖直平面内,具体的,LED车灯的出光面也设在与散热壳体的前端面相同或平行的竖直平面内;载板垂直于散热壳体的前端面设置,具体例如为水平设置或者竖直设置等,其中,载板所在平面即为LED光源的安装平面,由于载板垂直设在散热壳体的前端面方向上,可以实现LED光源射出的光线不会直接照射至LED车灯的出光面上,而是全部直接照射至曲面反光杯上,并经过曲面反光杯反射后从LED车灯的出光面射出。
进一步的,载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设在固定在散热壳体上,具体的,曲面反光杯与载板固定连接,并通过例如螺栓的方式固定至连接件上;此时,光源模块充满至容纳槽中并可拆卸地固定至散热壳体上,实现了模块化组装,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汗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汗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20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矩阵式照明模组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行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