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入湖口区多向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7196.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孔明;徐华成;张毅敏;谢科夫;杨飞;晁建颖;徐斌;张爱国;曾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环 筛网 装置本体 多向 悬浮颗粒物 收集装置 软管 出水咀 筛网层 提手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依次减小 交叉处 进水口 止水夹 卷边 绳子 环绕 体内 | ||
一种用于入湖口区多向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端设置有提手,提手连接绳子,装置本体底部设有进水口,装置本体内设有筛网层,所述装置本体内固定设有束环,束环包括第一束环、第二束环和第三束环,第一束环、第二束环和第三束环将装置本体内部等分为4段,每段的一侧均设有出水咀,出水咀连接有软管,止水夹夹在软管的环绕交叉处;所述筛网层包括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分别卷边卷于第一束环、第二束环和第三束环上,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的孔径依次减小;本实用新型兼具筛分和多向收集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入湖口区多向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我国河流污染现象愈发严重,河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在径流过程中会携带大量悬浮物进入河道,进入河流中的污染物一部分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一部分被悬浮物吸附,大粒径的悬浮物通常可自然沉降,细颗粒态悬浮物则随河流迁移,造成水体污染,并且,根据《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粘粒粒径为<0.003mm,粉砂粒径为0.003mm-0.063mm,砂砾粒径为0.063mm-2mm,本实用新型使用了2800目、230目和10目三种筛网分别对应0.003mm、0.063mm、2mm这三种孔径;目前的已公开的专利,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763995U,公开日:2018-08-24,公开了一种有分层采集功能的定位采水装置,独立完成水样采集时,若干取水单元通过定深绳和导线依次相连,各单元接受共同控制,但是却不能用于不同粒径悬浮物的收集,装置没有筛分作用;此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众号:CN206934909U,公开日:2018-01-30,公开了一种新型采水装置,该装置只能强制过滤大粒径悬浮颗粒物,并没有多向收集功能;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535297U,公开日:2017-10-03,公开了一种海上漂浮物自动收集分离装置,该装置只能拦截收集大粒径的漂浮物,不能进行悬浮物的多向收集;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上作出了改进,兼具筛分和多向收集的功能,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入湖口区多向悬浮颗粒物收集装置,兼具筛分和多向收集的功能,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顶端设置有提手,提手连接绳子,装置本体底部设有进水口,装置本体内设有筛网层,所述装置本体内固定设有束环,束环包括第一束环、第二束环和第三束环,第一束环、第二束环和第三束环将装置本体内部等分为4段,每段的一侧均设有出水咀,出水咀连接有软管,止水夹夹在软管的环绕交叉处;所述筛网层包括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分别卷边卷于第一束环、第二束环和第三束环上,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的孔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筛网为2800目筛网,对应孔径为0.003mm;所述第二筛网为230目筛网,对应孔径为0.063mm;所述第三筛网为10目筛网,对应孔径为2mm。
优选的,所述束环采用焊接技术焊接于装置本体内部,束环将装置本体等分为高49.75mm的4段。
优选的,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的直径为8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第三筛网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出水咀为不锈钢材质,出水咀长5mm,内径为2mm。
优选的,所述软管为橡胶材质,软管长10mm。
优选的,所述止水夹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设有可随转轴翻转的盖板,转轴平行设置于装置本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转轴、盖板均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直径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7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水取样器壳体射砂固化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螺旋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