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枪炮快速煮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16952.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3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中华;赵建新;狄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B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油锅 本实用新型 搅拌装置 加热棒 枪炮 室内使用 油液流动 装备保障 可用 通孔 大修 加热 武器 脱离 部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枪炮快速煮油设备,其包括煮油锅、设置在煮油锅内的隔板、设置在隔板下方的加热棒以及设置在隔板下方的搅拌装置,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利用加热棒进行加热,这样设备可以在室内使用,并且利用搅拌装置使煮油锅内的油液流动起来,可以使油脂更快的脱离零件,提高煮油效率,可用于部队、武器生产厂、武器大修厂的装备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枪炮快速煮油设备,属于武器装备保障领域。
背景技术
在枪炮一些级别的维修工作中,需要将枪炮一些部件拆解,去除零部件上面的油脂。去油的方法通常有两种,零件数量少,沾染油脂不多时可以用汽油清洗。零件数量多,沾染油脂较多时用煮油的方法更加有效。煮油是指将重油(可以是更换下来的或者失效的机油、柴油、驻退液等)放在容器中加热,将零部件浸泡于容器中融去油脂。对于火炮大修和中修来说,煮油是很好的去油方法。
煮油方法的实施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加热问题,由于没有专用设备,野外的时候经常用柴火加热,很不方便;另一个是对于沾染油脂较多的零件,经过一段时间浸泡,油脂仍去除不掉,因为煮油时候,油是不流动的,全靠油脂溶解,太大太厚的油块会仍然附着在零件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室内使用,并且煮油效率极高的枪炮快速煮油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枪炮快速煮油设备,其包括煮油锅、设置在煮油锅内的隔板、设置在隔板下方的加热棒以及设置在隔板下方的搅拌装置,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端置于煮油锅内并且下端位于煮油锅外部的桨叶轴、设置在桨叶轴上端的桨叶以及用于驱动桨叶轴转动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设置在桨叶轴下端并且与电机传动连接的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桨叶轴为两个,在每个桨叶轴上均设置有桨叶。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为控制器提供电能的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搅拌装置和加热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加热棒进行加热,这样设备可以在室内使用,并且利用搅拌装置使煮油锅内的油液流动起来,可以使油脂更快的脱离零件,提高煮油效率,可用于部队、武器生产厂、武器大修厂的装备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煮油锅、2-隔板、3-通孔、4-桨叶、5-桨叶轴、6-皮带轮、7-皮带、8-电机、9-加热棒、10-控制器、11-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煮油锅1、设置在煮油锅1内部上方的隔板2、设置在隔板2下方的加热棒9以及设置在隔板2下方的搅拌装置,在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通孔3。搅拌装置包括上端置于煮油锅1内并且下端位于煮油锅1外部的桨叶轴5、设置在桨叶轴5上端的桨叶4以及用于驱动桨叶轴5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8以及设置在桨叶轴5下端并且与电机8传动连接的皮带轮6。桨叶轴5为两个,在每个桨叶轴5上均设置有桨叶4,两个桨叶轴5均与电机8通过皮带7形成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10以及为控制器10提供电能的电源11,所述控制器10分别与搅拌装置和加热棒9相连接,控制器10采用微处理器,只要可以实现温度的设定、检测以及对加热棒9和电机8工作状态的控制即可。
在使用时,先在煮油锅1内加入油液,打开电源,用控制器10设定加热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油液进入保温状态。控制器10设定桨叶旋转速度,令油液流动起来,桨叶旋转方向随机变化,将待煮油零部件用细铁丝穿好,放入到隔板2上,数十秒后拎出零部件,控掉油液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6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筛分大小块硅料的酸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碎玻璃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