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颡鱼养殖网箱中防止饲料外流的投饲框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9524.3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9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庭双;凌俊;江河;段国庆;胡玉婷;周华兴;陈小雷;汪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1/6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接头 拉链 饲料 外流 养殖网箱 黄颡鱼 网布 项圈 活动连接 上连接管 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表面开设 活动拉头 下连接管 限位底座 上端口 底端 位杆 下端 限位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颡鱼养殖网箱中防止饲料外流的投饲框,包括上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接头,所述上连接接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项圈,所述限位项圈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固定在下连接接头的内侧,所述下连接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管,所述上连接接头与下连接接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一网布的上端口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通过活动拉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拉链固定在第二网布的下端,所述第二网布的表面开设有投饲口。该黄颡鱼养殖网箱中防止饲料外流的投饲框,防止饲料外流,避免了饲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黄颡鱼养殖网箱中防止饲料外流的投饲框。
背景技术
黄颡鱼,是一种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的鱼类。在对黄颡鱼进行养殖时,需要用网箱进行分批养殖。
黄颡鱼在网箱中养殖过程中,需投喂浮性颗粒饲料。由于水体交换的需要,网箱的孔径一般较大。黄颡鱼在苗种阶段,其能摄食的饲料粒径较小,一般在1mm左右。黄颡鱼喜集群摄食,且胆小,抢到饲料后立即潜到水底,鱼群在网箱中上、下快速游动,使网箱中局部产生较大的水花和水流,浮性饲料就随着水流漂到网箱外,造成饲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颡鱼养殖网箱中防止饲料外流的投饲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养殖网箱内鱼群在网箱中上、下快速游动,使网箱中局部产生较大的水花和水流,浮性饲料就随着水流漂到网箱外,造成饲料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颡鱼养殖网箱中防止饲料外流的投饲框,包括上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接头,所述上连接接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项圈,所述限位项圈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固定在下连接接头的内侧,所述下连接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管,所述上连接接头与下连接接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牵引绳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第一网布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网布的上端口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通过活动拉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拉链固定在第二网布的下端,所述第二网布的表面开设有投饲口。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上连接接头与下连接接头的结构相同,且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间距为15-20cm,并且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分别关于上连接接头与下连接接头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采用边长1.5-3m的PVC管,且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分别与上连接接头、下连接接头通过脱水胶粘贴连接,并且上连接管与下连接管采用PVC接头。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采用30-40cm的塑料柱子,且支撑柱直径为2-5mm,并且支撑柱均与上连接管、下连接管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分别关于上连接接头与下连接接头对称设置,且限位杆为“T”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通过活动拉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网布的中间开设有投饲口,且第二网布与第一网布均采用宽30-40cm,孔径为60目的网布裁剪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黄颡鱼养殖网箱中防止饲料外流的投饲框,与现有的黄颡鱼养殖网箱相比,在结构和功能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进,通过连接管、连接接头与支撑柱的设置,可将网布稳定撑起,使得投饲口高于水面,避免鱼群在摄食时,因游动在水中产生水花与水流将饲料漂浮到箱外,进而确保饲料不被浪费,且网布采用孔径为60目的网布,孔径小于饲料的直径,避免饲料从网孔中流出浪费,降低了养殖成本,连接管与连接接头采用PVC材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轻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9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鲜小杂鱼虾的自动投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投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