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滴加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09241.9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0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联北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管 连接杆 滴加罐 罐体 本实用新型 支撑架 滴加 浮球 塞套 节能 技术方案要点 浮球位置 罐体侧面 罐体设备 消耗能量 液体介质 出料管 溢流口 滑动 减小 竖直 嵌入 悬浮 流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滴加罐,属于化工罐体设备领域,旨在减小向滴加罐内注入物料时能量浪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装有液体介质的罐体,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侧面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内侧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穿设有竖直方向滑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悬浮于罐体内液面上的浮球,所述连接杆朝向进料管的一端固定有塞套,所述塞套嵌入进料管后将进料管塞严,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浮球连接用于调整浮球位置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物料进入滴加罐有从溢流口流出,浪费了向滴加罐内注入物料时消耗能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罐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加罐。
背景技术
在乳液聚合反应中,为了使反应平稳、均匀进行,防止过于迅速激烈,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或副产物的生成,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尤其聚合反应中需要采用滴加操作。目前工业生产聚合工艺滴加过程,多采用滴加罐来控制流量大小和滴加时间。
授权公告号为CN2051521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用的回流恒压滴加罐,包括端盖、进液口、出液口、溢流口,进液口设置在回流恒压滴加罐的上端,出液口设置在回流恒压滴加罐的下端,溢流口设置在回流恒压滴加罐的侧壁上;端盖上设置有放空口,放空口与大气相通;端盖上还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中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的回流恒压滴加罐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
上述方案中通过于滴加罐上设置溢流口保持滴加罐内的液面高度稳定,保证从出液孔内流出稳定流量的液体,但上述方案中液体从溢流口时,进液口能仍在注入物料,物料注入滴加罐内又从溢流口流出,物料进入滴加罐又从溢流口流出,浪费了向滴加罐内注入物料时消耗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加罐,具有减小向滴加罐内注入物料时能量浪费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滴加罐,包括装有液体介质的罐体,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侧面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内侧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穿设有竖直方向滑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悬浮于罐体内液面上的浮球,所述连接杆朝向进料管的一端固定有塞套,所述塞套嵌入进料管后将进料管塞严,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浮球连接用于调整浮球位置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机构调整浮球高度,能调整滴加罐的出料速度,使用调节机构将浮球调节到相应高度后,将物料从进料管注入罐体内,罐体内的液体从出料管流出,罐体内的液面高度上升时,位于液面内的浮球随液面上升,浮球上升时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的移动带动塞套移动,塞套移动时塞入进料管内,塞套将进料管封严,此时进料管内的物料不再进入罐体内,随着物料从出料管流出罐体,罐体内的液面高度下降,罐体内液面下降时,浮球位置随液面下降,此时塞套从进料管内移出,进料管内的物料重新进入罐体内,保持罐体内液面高度的动态平衡,该节能滴加罐保证罐体内的液面高度处于相对稳定的同时,避免从进料管向罐体内注入过多的液体,节省了罐体使用时的能量消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内侧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导向孔内沿连接杆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杆,所述浮球固定于滑动杆,所述连接杆上旋设有穿入导向孔与滑动杆侧面压紧的压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松压紧螺栓后,于导向孔内沿滑动杆轴线方向移动滑动杆,滑动杆移动带动浮球移动,将浮球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旋松压紧螺栓使压紧螺栓伸入导向孔的端面与滑动杆抵压,从而实现连接杆与滑动杆的压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塞套的截面面积沿远离连接杆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塞套塞入进料管内时,塞套与进料管的封严效果,同时便于塞套沿连接杆轴线方向移动时塞入进料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固设有导向套,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位于导向套内的导向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联北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东联北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9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滴加罐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盐酸雷尼替丁加工用好氧过水导流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