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4948.0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柴亚凡;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00;E01C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层 联结层 路面层 园区道路 风光电 浇筑板 垫层 本实用新型 荒漠戈壁 上表面 通水管 下表面 铺设 戈壁荒漠 洪水冲刷 路面铺设 基层 土基 联结 水土流失 防治 应用 | ||
1.一种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包括垫层(1)、基层(2)和路面层(8),所述垫层(1)设置在土基上表面,所述基层(2)设置在垫层(1)上表面,所述路面层(8)设置在基层(2)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板(3)、浇筑层(4)和联结层(6),所述联结层(6)设置在路面层(8)下表面,所述浇筑层(4)设置在联结层(6)的下表面;所述浇筑板(3)设置在浇筑层(4)中,所述浇筑层(4)中还设置有通水管(5),所述通水管(5)和浇筑板(3)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8)为沥青路面、水泥砼路面、砂石路面或复合式路面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板(3)在浇筑层(4)内按照彼此间距为(1)m的排列方式垂直排列,每两个浇筑板(3)之间设置用于排水的通水管(5),所述通水管(5)沿路面方向设置;浇筑板(3)的底部与浇筑层(4)底部齐平,浇筑板(3)的顶部高于浇筑层(4)顶部并延伸至联结层(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板(3)包括左侧板(31)、底板(32)、顶板(33)、后面板(34)、螺栓(35)、通水孔(36)、浇注口(37)、前面板(38)和右侧板(39);所述前面板(38)与后面板(34)平行设置,所述顶板(33)固定连接在前面板(38)和后面板(34)的顶部,所述左侧板(31)固定连接在前面板(38)和后面板(34)的左侧,所述右侧板(39)固定连接在前面板(38)和后面板(34)的右侧,所述底板(32)固定连接在前面板(38)和后面板(34)的底部;所述顶板(33)的长度小于前面板(38)和后面板(34)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3)与左侧板(31)和右侧板(39)之间的间隙为浇注口(37);所述后面板(34)上安装多个螺栓(35),所述螺栓(35)在后面板(34)上均匀排列;所述通水孔(36)设置在前面板(38)和后面板(34)上,前面板(38)上的通水孔(36)和后面板(34)上的通水孔(36)一一对应,不同浇筑板(3)上的通水孔(36)均通过通水管(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8)左边设置有左路缘石(9),左路缘石(9)与路面层(8)的连接处设置有左排水槽(10),路面层(8)右边设置有右路缘石(7),右路缘石(7)与路面层(8)的连接处设置有右排水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荒漠戈壁区风光电产业园区道路铺设的蓄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路缘石(9)和右路缘石(7)的底部均延伸至浇筑层(4)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未经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49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钢流槽的一体式排水路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