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台及喷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1943.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葛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太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22 | 分类号: | B24C3/22;B24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台 喷丸 工作台 喷丸系统 本实用新型 工位 上下料机器人 机器人连接 发生系统 喷丸处理 喷丸加工 同步执行 上下料 机器人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台及相应的喷丸系统,属于喷丸加工领域。转台包括结构相同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同时处于不同工位,通过基座的旋转交换工位。喷丸系统包括转台;分别位于所述转台两侧、同步执行上下料操作和喷丸操作的上下料机器人和喷丸机器人;与所述喷丸机器人连接的连续喷丸发生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工序交叉和连续喷丸大大提高了喷丸处理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丸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台及喷丸系统。
背景技术
喷丸加工是一种通过机械冲击加强被加工零件抗疲劳和抗应力性能的工艺方法。对焊缝喷丸可以有效防止焊缝开裂和增强焊缝的强度。对于扭力梁这种表面为弧形的工件而言,如果焊缝喷丸的喷射位置精准、覆盖率均匀、丸量和丸速控制得当,就能得到相应较高的工作效率。但是现有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人工手动或者采用直上直下的简单机械手臂进行喷丸,这样的喷丸方式往往因为定位不准而导致喷丸的均匀度不够。
同时,由于扭力梁是形体比较庞大的工件,靠人工一次安装/卸载一根扭力梁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浪费时间,影响加工进度,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台,包括可旋转的基座和工作室,所述工作室可跟随所述基座旋转,且所述工作室的内部分为结构相同的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同时处于不同工位,通过基座的旋转交换工位。
上述的转台中,所述基座可180°旋转,通过所述基座的往复旋转运动实现工位的交换。
上述的转台中,所述基座可360°旋转,通过所述基座的单方向断续旋转实现工位的交换。
上述的转台中,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的底面设有引导待处理工件到准确位置的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可固定待处理工件的第二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专利还提供了一种喷丸系统,包括上述的转台、喷丸机器人、上下料机器人和连续喷丸发生系统。
所述上下料机器人与所述喷丸机器人分别位于所述转台两侧,同步执行上下料操作和喷丸操作;
所述连续喷丸发生系统与所述喷丸机器人连接,保持连续不中断的向所述喷丸机器人提供丸料。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还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转台连接,利用离心力分离碎裂的丸料和完整的丸料。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通过管道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所述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内设有多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所述喷丸机器人的喷嘴由多个直型喷嘴组合而成,所述多个直型喷嘴的喷出的丸料聚焦于同一点。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所述喷丸机器人的喷嘴由4个直型喷嘴组合而成。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所述连续喷丸发生系统包含双压力罐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丸料流量控制系统。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上还设有感应有/无工件以及工件是否夹持牢固的感应开关。
上述的喷丸系统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为气缸夹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台包括可相互交换位置的2个工位,使工件上下料和工件处理2个步骤可交叉进行,即,可以同时处理2组工件,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只能对一组工件依次执行上料、处理和下料的步骤,从而提高了50%以上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太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太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1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抛头铝型材喷砂机
- 下一篇:360°喷嘴、喷枪及喷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