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切换数据的RFID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1471.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科;董明福;陈小宾;梁林;徐剑;苏华显;蒋德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曼彻彼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7/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切换开关 控制芯片 切换端 本实用新型 标签本体 固定端 可切换 控制端 电子编码 应用场景 芯片 增设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切换数据的RFID标签,包括标签本体,以及标签本体上设有的电子切换开关、控制芯片、RFID天线线圈和2个以上的RFID芯片。其中电子切换开关具有1个控制端、1个固定端和2个以上的切换端,且电子切换开关的切换端数量与RFID芯片的数量相同;RFID天线线圈与电子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连接,该电子切换开关的各个切换端各与1个RFID芯片连接;控制芯片连接电子切换开关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在传统RFID标签的基础上增设RFID芯片和控制芯片,通过控制芯片实现多个RFID芯片的切换,这样不同芯片所携带的不同的电子编码数据便能够在控制芯片实现切换,从而使其能够适用于同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数据的RFID标签。
背景技术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有效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电子标签被激活,使得电子标签将自身编码信息通过内置射频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的接收天线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发送来的调制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信号处理模块,经解调和解码后将有效信息送至后台主机系统进行相关的处理;主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识别该标签的身份,针对不同的设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最终发出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完成相应的读写操作。
电子标签(RFID标签)作为电子编码的物理载体,其主要由RFID天线线圈及RFID芯片组成,其中RFID天线线圈与RFID芯片相连。由于传统电子标签仅具有1个RFID芯片,因此仅能反馈唯一的电子编码数据。然而,在某些场合下,需要RFID标签能够反馈不止1个电子编码数据时,此时传统的RFID标签便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传统RFID标签仅能反馈唯一的电子编码数据而限制其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切换数据的RFID标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切换数据的RFID标签,包括标签本体,其不同之处是,所述标签本体上设有电子切换开关、控制芯片、RFID天线线圈和2个以上的RFID芯片;其中电子切换开关具有1个控制端、1个固定端和2个以上的切换端,且电子切换开关的切换端数量与RFID芯片的数量相同;RFID天线线圈与电子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连接,该电子切换开关的各个切换端各与1个RFID芯片连接;控制芯片连接电子切换开关的控制端。
上述方案中,每个RFID芯片内所存储的电子编码数据各不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RFID芯片的数量为2个。
上述方案中,电子切换开关、控制芯片、RFID天线线圈和2个以上的RFID芯片印制在标签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RFID标签的基础上增设RFID芯片和控制芯片,通过控制芯片实现多个RFID芯片的切换,这样不同芯片所携带的不同的电子编码数据便能够在控制芯片实现切换,从而使其能够适用于同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切换数据的RFID标签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物流运输系统为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曼彻彼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曼彻彼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1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输出接点的RFID标签
- 下一篇:一种光通信的拆卸式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