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头铸件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01230.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3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军;张军;王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通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装夹机构 工作台 配装 工件打磨 接头铸件 滑动 往复直线运动 运行轨迹 打磨机 打磨 滑轨滑动 间隔设置 锐角 装夹 轨道 | ||
一种接头铸件打磨机,包括工作台(1)、滑动配装于工作台(1)上的双工件装夹机构(2)、滑动配装于工作台(1)上且分别位于双工件装夹机构(2)两侧的工件打磨机构(3),所述双工件装夹机构(1)用于装夹间隔设置的两工件(4),所述双工件装夹机构(2)通过轨道滑动配装在工作台(1)上以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工件打磨机构(3)也通过滑轨滑动配装于工作台(1)上且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且所述工件打磨机构(3)的运行轨迹与双工件装夹机构(2)的运行轨迹形成锐角。该接头铸件打磨机能实现自动打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铸件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头铸件打磨机。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为一种接头铸件,该接头铸件在从铸件浇注系统结构体中切割下来后,因接头铸件上会留有形成浇口的残留部I,故需要对该残留部I进行打磨处理。
目前,对于铸造企业而言,对于该残留部I的打磨一般采用人工打磨方式居多,而人工打磨自然会带来其弊端,最为突出的一点则是灰尘较多,打磨时工人吸入大量灰尘,久而久之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另外人工打磨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不足,那就是打磨速度比较慢,自动化程度低,较难以满足企业批量化、大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打磨功能的接头铸件打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头铸件打磨机,包括工作台、滑动配装于工作台上的双工件装夹机构、滑动配装于工作台上且分别位于双工件装夹机构两侧的工件打磨机构,所述双工件装夹机构用于装夹间隔设置的两工件,所述双工件装夹机构通过轨道滑动配装在工作台上以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工件打磨机构也通过滑轨滑动配装于工作台上且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且所述工件打磨机构的运行轨迹与双工件装夹机构的运行轨迹形成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双工件装夹机构包括定位结构和上压结构,所述上压结构包括输出端朝上设置的直线运动驱动器、装于输出端上的且连接的左压臂和右压臂,各压臂的自由端底部形成平直上压部;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对称位于直线运动驱动器两侧的定位底板、设于定位底板上的定位卡孔;所述定位卡孔与所述平直上压部对应设置。该结构的双工件装夹机构能一次实现两个工件的装夹,也就是说可以一次打磨两个工件,效率增倍。且该结构的双工件装夹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整体平稳、可靠,通过一个直线运动驱动器便可实现双工件的压紧操作,整体结构简洁、紧凑、布设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旋转的打磨体,所述驱动电机装夹于打磨体顶部,所述打磨体的前端设置打磨刀头,所述打磨体还设置内部齿轮传动结构来依托驱动电机的驱动而实现打磨刀头的旋转打磨动作。该结构的工件打磨机构整体采用上下部件堆叠设置的方式,可有效节约空间水平占用面积,使得整个工件打磨机构朝上部空间发展,实现了紧凑、合理的布设,使得整个接头铸件打磨机结构紧凑、整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刀头为圆柱体刀头,圆柱体刀头结构简洁、强度高,不易破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刀头由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前端呈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打磨块构成,该结构的打磨刀头在打磨时利用多个打磨块可快速将待打磨部位打磨干净。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孔包括靠近直线运动驱动器设置的第一卡孔和设置在定位底板外边缘部第二卡孔,所述第一卡孔供工件的第一侧部卡装,所述第二卡孔供工件的第二侧部卡装,且所述第二卡孔设置成外侧部开口的竖向槽体结构,且该竖向槽体的内侧壁为斜侧壁,该斜侧壁为上坡式斜侧壁。该结构的定位卡孔可稳定的对工件底部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进行卡装定位,且第二卡孔在打磨过程中,对于需要打磨的第二侧部的打磨部位不会发生定位干涉。
进一步地,各压臂与直线运动驱动器之间形成锐角连接,锐角连接可以减少直线运动驱动器的行程,进一步提高了压紧力的可靠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通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通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1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锅炉配件的表层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高铁用预应力波纹管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