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拉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9257.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葛如海;佘冬翠;彭秀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1/2334 | 分类号: | B60R21/2334;B60R21/261;B60R21/015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李娜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旋转连接 传动轴 衔铁 旋转传递装置 卷收装置 滚动轴承 拉带 儿童安全 控制装置 主动式 气囊 电机 本实用新型 传动轴转动 电机驱动 动力输出 断电状态 壳体连接 通电状态 旋转圈数 连接槽 壳体 圈数 收容 体内 传递 | ||
一种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拉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卷收装置和旋转传递装置。所述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与卷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传递装置包括滚动轴承、壳体、旋转连接柱、电磁铁和衔铁。所述旋转连接柱、电磁铁和衔铁收容于壳体内,所述旋转连接柱分布在电磁铁的圆周上,对应于旋转连接柱布置的位置,所述衔铁的圆周上设有连接槽。传动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旋转连接柱固定连接,衔铁能够在电磁铁通电状态下靠近电磁铁且在电磁铁断电状态下远离电磁铁,所述卷收装置与所述拉带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输出,以旋转传递装置将旋转圈数进行圈数的传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拉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乡村小学的数量急剧减少,从而增加了众多学龄期儿童的求学里程。同时由于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逐年增加,使得校车成为目前大多数学龄期儿童上下学的第一选择。但是目前国内小车额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学龄期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近些年校车事故频发,因校车安全事故受到不可修复的伤害的学龄期儿童和家庭也逐年增加。
校车的乘员约束系统是保护儿童乘员的重要环节。现行的校车的乘员约束系统的结构存在不足,在校车的正面碰撞或紧急制动等工况下,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系统部件只有座椅、安全带以及前排座椅。大部分校车按照《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配置了《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中规定的两点式腰带安全带。一些较好的校车配备了三点式安全带。这些措施都是基于成年人的身材设计开发的,对儿童的保护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学龄期儿童的身体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机能不能达到成人的身体水平,这些乘员约束系统在校车发生碰撞时对儿童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目前,国内外对提高校车安全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校车本身车体结构的强化、采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驾驶系统以及通过强化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校车的定位和运行,而没有对小车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优化。
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气囊自动控制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回收拉带,仅仅在安全气囊展开过程中控制拉带的伸长量;只有两根拉带,只能控制在两个方向上的安全气囊的形状;由于传统安全气囊是点爆式的,在安全气囊工作的瞬间会产生巨大的力,该专利所述的拉带控制装置可能会发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拉带控制装置,其能够调整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的展开包形,实现对具备不同身材以及体型特征分儿童成员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式儿童安全气囊拉带控制装置,布置在盒体中,气囊袋收纳于盒体内且能够弹出盒体外,气囊袋上连接有拉带,包括电机、传动轴、卷收装置和旋转传递装置,所述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与卷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传递装置包括滚动轴承、壳体、旋转连接柱、电磁铁和衔铁,所述旋转连接柱、电磁铁和衔铁收容于壳体内,所述旋转连接柱分布在电磁铁的圆周上,对应于旋转连接柱布置的位置,所述衔铁的圆周上设有连接槽,传动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旋转连接柱固定连接,衔铁能够在电磁铁通电状态下靠近电磁铁且在电磁铁断电状态下远离电磁铁,所述卷收装置与所述拉带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连接柱为均匀分布在电磁铁圆周上的四个旋转连接柱,对应的,所述连接槽也为均匀分布在衔铁圆周上的四个连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包括位于最外端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卷收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第一卷收装置、第二卷收装置以及第三卷收装置,所述旋转传递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卷收装置、第二卷收装置之间的第一旋转传递装置以及设于第二卷收装置、第三卷收装置之间的第二旋转传递装置,第一卷收装置、第二卷收装置以及第三卷收装置上分别布置有两根拉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9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司机用应急安防门
- 下一篇:B柱下护板安全带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