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9064.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凌严;朱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异荣;吴敏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指纹传感器 感测面 感测电路层 像素区 传感器 模组 指纹 自发光显示面板 光准直器 透光基板 吸光层 周边区 透光基板表面 | ||
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包括:自发光显示面板;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传感器透光基板和位于所述传感器透光基板表面的指纹感测电路层,所述指纹感测电路层包括第一像素区和位于第一像素区周围的第一周边区,所述指纹感测电路层包括第一感测面,所述第一感测面背向传感器透光基板;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的光准直器层,所述光准直器层朝向第一像素区的第一感测面;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的第一感测面。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的性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指纹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背景技术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是通过光学指纹传感器采集到人体的指纹图像,然后与系统里的已有指纹成像信息进行比对,来判断正确与否,进而实现身份识别的技术。由于其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人体指纹的唯一性,指纹成像识别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公安局和海关等安检领域、楼宇的门禁系统、以及个人电脑和手机等消费品领域等。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的成像方式有光学成像、电容成像、超声成像等多种技术。相对来说,光学指纹成像识别技术成像效果相对较好,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现有的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的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以提高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包括:自发光显示面板;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传感器透光基板和位于所述传感器透光基板表面的指纹感测电路层,所述指纹感测电路层包括第一像素区和位于第一像素区周围的第一周边区,所述指纹感测电路层包括第一感测面,所述第一感测面背向传感器透光基板;位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的光准直器层,所述光准直器层朝向第一像素区的第一感测面;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的第一感测面。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光准直器层和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之间的第一粘结层,第一粘结层与所述第一像素区的第一感测面接触且与第一周边区的第一感测面不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粘结层包括第一粘结中心区和位于第一粘结中心区周围的第一粘结边缘区;所述第一像素区包括第一像素中心区和位于第一像素中心区周围的第一像素边缘区;第一粘结中心区与第一像素中心区的第一感测面接触且与第一像素边缘区的第一感测面不接触;所述吸光层还延伸至第一粘结边缘区和第一像素边缘区之间。
可选的,第一像素边缘区的宽度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毫米。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还覆盖第一粘结层的整个侧壁。
可选的,所述光准直器层与所述第一像素区的第一感测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还覆盖所述光准直器层的侧壁。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准直器层之间的第二粘结层;所述吸光层覆盖所述光准直器层的整个侧壁和第二粘结层的整个侧壁。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还覆盖所述传感器透光基板的侧壁和所述指纹感测电路层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为环氧树脂层、硅胶层或油墨层。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为黑色层。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对400纳米~900纳米波长的光的吸收率为90%以上。
可选的,所述吸光层与第一周边区的第一感测面具有底部接触区域;所述底部接触区域呈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宽度为0.5mm以上。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透光基板为玻璃基板或者PI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9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准直器及指纹传感器模组
- 下一篇:一种三维重建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