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98094.6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2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陈科宇;邓舟;夏洲;金涛;李刚;荀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滤液 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 厌氧罐 氨氮 反射 有机污染物浓度 环保技术领域 深度处理单元 预处理单元 锥形反射板 处理流程 厌氧反应 液体循环 依次连接 搅拌器 清除率 上下层 渗滤液 输料管 污泥床 圆筒部 圆锥部 输料 氧池 支管 喷射 对流 能耗 蓄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厌氧罐和好氧池。该厌氧罐采用圆筒部加圆锥部的设置,有利于蓄积于污泥床,进行有效的厌氧反应。物料经环形输料管后由倾斜输料支管喷射而出,冲击到锥形反射板表面后,向上反射,带动上下层液体循环对流,达到反射搅拌的目的,避免了使用搅拌器,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性能稳定的特点。该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流程科学合理,对氨氮的清除率尤其高,尤其适用于氨氮含量及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的渗滤液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飞速增加,垃圾焚烧发电的处理量与日俱增,垃圾焚烧发电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时,需将新鲜垃圾在垃圾储坑中储存3~5天进行发酵熟化,以达到沥出水分、提高热值的目的,才能保证后续焚烧炉的正常运行。垃圾发酵熟化过程中沥出的水分即为垃圾渗滤液,其具有以下特征:
(1)成份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并且有机污染物浓度高;(2)渗滤液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重金属含量大,会对生物处理过程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和毒性;(3)氨氮含量高,严重抑制和降低了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活性;营养元素的比例失调。
由于以上特征使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度非常大。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土地处理法等。单一方法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通常需要将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如何将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方法合理联用,得到一种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处理系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流程科学合理,对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的清除率尤其高,并且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厌氧罐和好氧池,所述厌氧罐的罐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圆筒部和圆锥部;所述圆锥部包括进料区,所述进料区设置有环形输料管,所述环形输料管通过支架连接至所述厌氧罐的内壁;所述环形输料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倾斜输料支管;所述厌氧罐内还设置有锥形反射板,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罐体的内壁,另一端开口设置,开口位于所述环形输料管下方;所述倾斜输料支管的出口向所述锥形反射板方向延伸,使物料冲击到锥形反射板后向上反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除去部分氨氮和金属离子后,然后进行生化反应,高效率清除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然后经过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收。厌氧罐采用圆筒部加圆锥部的设置,有利于蓄积于污泥床,进行有效的厌氧反应。物料经环形输料管后由倾斜输料支管喷射而出,冲击到锥形反射板表面后,向上反射,带动上下层液体循环对流,达到反射搅拌的目的,避免了使用搅拌器,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性能稳定的特点。
本发明的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所述圆锥部还包括污泥床和悬浮区;所述污泥床设置于所述进料区的下方,污泥床上设置有厌氧反应的厌氧菌;所述悬浮区设置于所述进料区的上方。
本发明的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所述悬浮区设置有生物填料层和挡泥板,所述挡泥板呈伞状,顶点连接至所述生物填料层,所述挡泥板的边缘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留有空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填料会延长微生物的停留时间,促进生物膜的形成,提高厌氧效率。污泥床产生的沼气携带污泥颗粒上升,经过悬浮区时,大部分颗粒可在挡泥板形成空间内絮凝回落,形成良好的三相分离环境,并且还有效缓解了污泥在生物填料层的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8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和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