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7710.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9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球;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叶板 预埋件 对拉杆 本实用新型 叠合剪力墙 施工工序 延伸板 便于运输 绝缘材料 锚固能力 施工效率 剪切 穿装孔 垂直度 对拉件 内叶板 穿装 端头 对拉 多列 空腔 施工 现浇 预埋 伸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剪力墙,包括内叶板、外叶板以及现浇空腔,其特征在于:在外叶板的边缘设有外叶板延伸板,在外叶板的延伸板处分别预埋有多列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顶端伸出外叶板外,形成多个用于穿装对拉件的穿装孔,方便后续柔性对拉杆的对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埋件,安装时,没有垂直度的要求,不仅能保证连接时的锚固能力,而且简化了施工工序,便于运输,在后续施工中,通过采用绝缘材料的柔性对拉杆与预埋件连接,代替现有的刚性对拉杆,施工完成后,剪切掉露出模板外的端头即可,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目前,两预制叠合剪力墙连接时,特别是外墙连接时,为了减少外围支模板工艺,通常将外叶板当模板。在边缘连接处,为了减少边缘施工时设置模板,而将外叶板外伸,即在两者的连接处通过设置刚性对拉杆及内模板进行两墙体的连接,但采用刚性对拉杆存在如下缺陷:1、对拉杆需预埋在剪力墙的外叶板上,并与外叶板需保持垂直,但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拉杆预埋不准,如果垂直度不能保证,斜拉时很容易造成拉力过大,导致预埋位置发生破坏;2、由于对拉杆需穿出模具外,内模具必须开孔,与对拉杆进行连接,这样增加了内模具工艺的复杂程度;3、由于对拉杆的高度大于整个叠合板的厚度,不方便运输;4、由于对拉杆为金属材料制作,导热系统高,不能有效的隔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施工工艺、提高功效、保温效果好的叠合剪力墙。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叠合剪力墙,包括内叶板、现浇层以及外叶板,其特征在于:为简化施工难度,在外叶板的边缘设有外叶板延伸板,在外叶板的延伸板处分别预埋有多列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顶端伸出外叶板外,形成多个用于穿装对拉件的穿装孔,方便后续柔性对拉杆的对拉。
按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保温层,构成叠合剪力墙,预埋件的顶端伸出外叶板及保温层外。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包括几字形钢筋以及连接几字形钢筋的纵向钢筋,所述几字形钢筋包括顶边、顶边左右两侧向下倾斜延伸的斜边及位于两斜边底部向外延伸的水平边,两水平边分别与纵向钢筋向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边和两斜边形成V形或U形。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与外叶板的钢筋网片焊接或绑扎。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埋件,安装时,没有垂直度的要求,不仅能保证连接时的锚固能力,而且简化了施工工序,便于运输,在后续施工中,通过采用绝缘材料的柔性对拉杆与预埋件连接,代替现有的刚性对拉杆,施工完成后,剪切掉露出模板外的端头即可,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且阻断了冷热桥,大大降低了导热系数,增加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叠合剪力墙连接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对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对拉件对折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两叠合剪力墙连接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7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叠合连肢剪力墙
- 下一篇:一种墙体模块化钢结构强度加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