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自动压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6348.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利萨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主动胶辊 底板 滑道 滑道压板 压扁机构 可调节 胶辊 两组 本实用新型 茶叶进料口 螺栓 碎裂 滑道顶端 人工成本 螺纹段 轴承座 压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压扁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一侧上分别设有两组滑道,滑道顶端设有滑道压板,滑道压板上设有带螺纹段的圆形调节螺栓,两组滑道中间底部设有固定主动胶辊,固定主动胶辊上方设置可调节胶辊,固定主动胶辊与可调节胶辊中间设有茶叶进料口,固定主动胶辊通过滑道与设置在底板另一侧的连杆轴承座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茶叶质量,能够将茶叶压扁的同时不会使得茶叶碎裂,且茶叶的薄厚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自动压扁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传统的扁形茶都采用手工压扁,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加工方式也不断改变,目前扁形茶的压扁可分为手工压扁和机械压扁两种方式,手工压扁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不易保正,茶叶薄厚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叶自动压扁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自动压扁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侧上分别设有两组滑道,所述滑道顶端设有滑道压板,所述滑道压板上设有带螺纹段的圆形调节螺栓,两组所述滑道中间底部设有固定主动胶辊,所述固定主动胶辊上方设置可调节胶辊,所述固定主动胶辊与所述可调节胶辊中间设有茶叶进料口,所述的固定主动胶辊通过所述滑道与设置在所述底板另一侧的连杆轴承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通过所述滑道对所述可调节胶辊进行上下调整。
优选的,所述连杆轴承座与转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轴承座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设置在滑道中间的固定主动胶辊进行顺时针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主动胶辊与所述可调节胶辊可根据不同原料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茶叶进料口为锥形进料口,对应于所述可调节胶辊与固定主动胶辊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茶叶自动压扁机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茶叶质量,能够将茶叶压扁的同时不会使得茶叶碎裂,且茶叶的薄厚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板,2、固定主动胶辊,3、可调节胶辊,4、调节螺栓,5、压板,6、滑道,7、连杆轴承座,8、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连杆轴承带动固定主动胶辊转动与可调节胶辊转动,后将需要压扁的茶叶从进口导入,通过固定主动胶辊与可调节胶辊的转动,将松散的茶叶进行压扁。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茶叶自动压扁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一侧上分别设有两组滑道6,滑道6顶端设有滑道压板5,滑道压板5上设有带螺纹段的圆形调节螺栓4,两组滑道6中间底部设有固定主动胶辊2,固定主动胶辊2上方设置可调节胶辊3,固定主动胶辊2与可调节胶辊3中间设有茶叶进料口8,固定主动胶辊2通过滑道6与设置在底板1另一侧的连杆轴承座7连接。
优选的,调节螺栓4通过滑道6对可调节胶辊3进行上下调整。
优选的,连杆轴承座7与转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连杆轴承座7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设置在滑道6中间的固定主动胶辊2进行顺时针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利萨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利萨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6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下料茶叶压扁机
- 下一篇:一种茶叶压扁下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