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定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093.6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6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强;陈赟;田鹏;张伟政;黄晓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丹耐美克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G01N1/1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王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定量装置 发光器 传感器 光准直器 定量管 通光器 本实用新型 水质监测 定量结构 同一轴线 相对两侧 控制器 电连接 共直线 偏折 取样 余光 平行 偏离 汇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定量装置。液体定量装置包括至少一定量结构和一定量管,定量结构包括设于定量管相对两侧的发光器、光准直器以及传感器、通光器;在定量管的其中一侧,由近及远设置光准直器、发光器,光准直器与发光器设置在与定量管的径向方向平行同一轴线上;在定量管的另一侧,由近及远共直线设置有通光器与传感器,通光器与传感器偏离所述轴线;液体定量装置还包括与传感器和发光器电连接的控制器,光准直器汇聚发光器发出的光,通光器避免光发生偏折时的余光进入传感器,减少了取样的误差,提高液体定量装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定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产生的污水造成的水污染不断加剧,对水污染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污水进行采样的过程中,需要用液体定量装置抽取不同体积的污水样本。
然而现有的液体定量装置包括定量管、发光器与受光器,所述装置利用光在空气与液体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的特性,通过放置空管时,发光器和受光器的位置来确定计量的定量液位,虽然适用于多种水样的定量抽取,但污水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或物理杂质,其折射率往往不同,测量用的光经过水样折射出的光有可能偏折角度较小,由于受光器缺乏一挡光器,即直接接收从定量管折射回来的光线,容易造成受光器的错误判断,影响定量液体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的液体定量装置定量液体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定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体定量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定量结构和一用于承载待定量液体的定量管,所述定量结构包括设于定量管相对两侧的发光器、光准直器及传感器、通光器;在定量管的其中一侧,由近及远设置光准直器、发光器,光准直器与发光器设置在与定量管的径向方向平行同一轴线上;在定量管的另一侧,由近及远共直线设置通光器与传感器,通光器与传感器偏离所述轴线;发光器发出的光依次经过光准直器、定量管后,由通光器被传感器接收,当传感器接收到入射光时,则定量管内待定量液体的液位未达到待定量数值对应的位置,当传感器无法接收到入射光时,则定量管内待定量液体的液位达到待定量数值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定量管包括两端,其中一端开口,另一端开设有液路接头,液体可由所述液路接头进入所述定量管,界定所述定量管内液体流动方向为第一方向。
优选地,所述通光器的轴线与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通光器与所述发光器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液体定量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定量结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及垂直于底座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量管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定量管上的液路接头穿过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移动件、至少一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设置在多个待定量数值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移动件用于承载所述发光器与所述光准直器,所述第二移动件用于承载所述通光器与所述传感器,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一侧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第二侧板滑动连接的,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移动件带动所述光准直器与所述发光器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所述第二移动件带动所述通光器与所述传感器沿第一方向往复滑动。
优选地,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同步滑动,以使所述发光器、所述光准直器以及所述通光器、所述传感器同步移动至待定量数值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发光器包括用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的LED灯,发光器的光线的频谱范围为590nm-7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丹耐美克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丹耐美克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