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物料直接进炉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4554.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佛士特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粘度物料 密封门 溜槽 直接进炉 导轨 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可开合 炉膛 处理工艺 开口朝上 上部开口 往复滑动 装置结构 燃烧口 吊挂 下端 抓斗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粘度物料直接进炉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粘度物料处理工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水平吊挂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往复滑动有抓斗,所述导轨的下方设有开口朝上的溜槽,所述溜槽的上部开口尺寸大于其下部尺寸,所述溜槽上设有可开合的第一密封门,所述溜槽的下端还设有可开合的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与第二密封门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燃烧口,所述第二密封门的下游还设有炉膛。本实用新型高粘度物料直接进炉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缩短高粘度物料的处理时间,提高处理速度,消除安全隐患,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高粘度物料直接进炉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业、垃圾焚烧及危废处置等行业的生产中,高粘度物料是较为常见的废物垃圾之一,其处理方式一般是进行燃烧处理,由于高粘度物料的特性,在进炉前需要先进行干燥然后再进行粉碎,最后再进行燃烧处理,这种处理方法不仅造成了工艺线复杂、工艺流程长,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成本,而且在处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粘度物料直接进炉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粘度物料处理工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粘度物料直接进炉的装置,包括水平吊挂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往复滑动有抓斗,所述导轨的下方设有开口朝上的溜槽,所述溜槽的上部开口尺寸大于其下部尺寸,所述溜槽上设有可开合的第一密封门,所述溜槽的下端还设有可开合的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与第二密封门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燃烧口,所述第二密封门的下游还设有炉膛。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有推杆,用于将所述燃烧室内的物质推入所述炉膛内,所述推杆为不锈钢材质的螺旋绞龙,所述螺旋绞龙的外部包覆有耐火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溜槽的开口角度小于或等于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燃烧室呈倾斜方向延伸,所述燃烧室上还连通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中间部位并向所述燃烧室内通入空气,所述空气通道呈长条形并倾斜布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下方,所述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燃烧室的倾斜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炉膛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与其底面平行的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的外部包覆有耐火材料,所述输送绞龙的末端处设有燃烧口。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导轨上往复运动的抓斗将吨袋或吨桶的高粘度物料连同其外包装一起抓起来,然后投放至导轨下方的溜槽内,物料顺着溜槽到达第一密封门与第二密封门之间的燃烧室内进行燃烧,待燃烧完成后,燃烧后的物质进入炉膛内,这种处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物料的处理效率,而且能够保证物料在燃尽后再进入炉膛,防止物料直接进入炉膛砸坏炉膛。
在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推杆可以将燃烧室内燃烧后的物质推入炉膛内,不锈钢材质的螺旋绞龙以及耐火材料能够保证其工作寿命。
将溜槽的开口角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5°的结构形式能够防止物料在进入溜槽后发生翻滚等现象,避免对溜槽产生破坏。
将燃烧室和空气通道均设置为倾斜状态,而且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燃烧室的倾斜角度,空气通道还连通在燃烧室的中间部位,能够使得自空气通道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对燃烧室内的物质产生一定的翻搅作用,提高物质燃烧的速度、效率和燃烧程度。
将炉膛的底面设置为倾斜状态,而且设置输送绞龙能够将彻底燃烧后的灰烬快速排出,设置在输送绞龙末端的燃烧口也能够对灰烬进行进一步的燃烧,保证燃烧的彻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佛士特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佛士特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4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炉内的防结焦系统
- 下一篇:节能排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