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线专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3240.6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强;孙建华;李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24 | 分类号: | E01C23/2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线 专用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线专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专用车辆包括:车轮(1)、轴承(2)、材料箱体(3)、连接杆(4)、可伸缩装置(5)、扶手装置(6)和可伸缩钢尺(7);其中,连接杆(4)的一侧与材料箱体(3)相连;连接杆(4)的另一侧通过轴承(2)与车轮(1)相连;连接杆(4)的顶部通过可伸缩装置(5)与扶手装置(6)相连;可伸缩钢尺(7)固定安装在材料箱体(3)的相对两侧。不仅可以保证放线顺直,而且还可以保证便捷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线专用车辆。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与桥梁基坑开挖时,经常需要很大范围的放线,在施工场地里放线通常是通过撒白灰完成放线的。而在实际应用中,几乎没有撒白灰的专用设备,这样就需要撒白灰的工人先按照施工要求撒白灰,然后按照白灰的线型进行放线,这种传统的放线方法不能保证放线顺直,而且在大风天气易造成扬尘,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放线专用车辆,不仅可以保证放线顺直,而且还可以保证便捷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放线专用车辆,所述放线专用车辆包括:车轮(1)、轴承(2)、材料箱体(3)、连接杆(4)、可伸缩装置(5)、扶手装置(6)和可伸缩钢尺(7);其中,
连接杆(4)的一侧与材料箱体(3)相连;连接杆(4)的另一侧通过轴承 (2)与车轮(1)相连;连接杆(4)的顶部通过可伸缩装置(5)与扶手装置 (6)相连;可伸缩钢尺(7)固定安装在材料箱体(3)的相对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材料箱体(3)的底部设置可调节大小的孔洞,并设置材料箱体(3)向可调节大小的孔洞倾斜,使得材料箱体(3)中的放线材料依靠自身重力从所述可调节大小的孔洞中流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材料箱体(3)在测量模式下,将所述可调节大小的孔洞打开;材料箱体(3)在非测量模式下,将所述可调节大小的孔洞关闭。
在上述实施例中,材料箱体(3)包括:箱本体(31)和箱盖(32);其中,材料箱体(3)在测量模式下,箱盖(32)设置在箱本体(31)的下方;材料箱体(3)在非测量模式下,箱盖(32)设置在箱本体(31)的上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材料箱体(3)的上方口径为第一矩形口径;材料箱体(3) 的下方口径为第二矩形口径;其中,所述第一矩形口径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矩形口径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矩形口径与所述第二矩形口径成预设比例且所述第一矩形口径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矩形口径的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材料箱体(3)还包括:第一侧面挡板、第二侧面挡板、第三侧面挡板和第四侧面挡板;其中,所述第一侧面挡板、所述第二侧面挡板、所述第三侧面挡板和所述第四侧面挡板均为对称梯形;所述第一侧面挡板和所述第三侧面挡板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二侧面挡板和所述第四侧面挡板的面积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材料箱体(3)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制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伸缩钢尺(7)包括:盒体(71)、钢尺(72)和卷簧 (73);其中,钢尺(72)在测量模式下通过卷簧(73)伸出至盒体(71)外部;钢尺(72)在非测量模式下通过卷簧(73)放回至盒体(71)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伸缩装置(5)包括:伸缩杆(51)和固定卡扣(52);其中,伸缩杆(51)在测量模式下通过固定卡扣(52)拉长至第一预设长度;伸缩杆(51)在非测量模式下通过固定卡扣(52)缩短至第二预设长度;其中,第一预设长度大于第二预设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扶手装置(6)包括:手柄(61)和套箍(62);套箍(62) 设置在手柄(61)的外侧,用于增加手柄(61)与使用者的接触面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3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