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体康复辅助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2607.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2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珍;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珍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圈 上支撑 紧固 上支撑杆 上端部 辅助用具 下支撑杆 肢体康复 下支撑 支撑杆 脚板 受力 支撑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插入固定 手臂支撑 下支撑圈 行走动作 主支撑杆 装置形成 大腿部 固定孔 固定条 外侧端 下端部 小腿部 支撑体 套入 下端 腋部 下肢 锻炼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下肢体康复辅助用具,轻下肢受力,辅助完成行走动作,帮助完成锻炼,包括脚板,下支撑杆,上支撑杆,下支撑套圈,上支撑套圈,有四根下支撑杆下端分别固定在脚板上两侧固定条的固定孔内,下支撑圈紧固到小腿部,下支撑杆的上端部上与上支撑杆的下端部上插入在下支撑套圈上并紧固,上支撑套圈的内径大于下支撑套圈的内径,将大腿部套入到上支撑套圈内并紧固可形成支撑效果,上支撑杆的上端部紧固于上支撑套圈上,另外外侧端插入固定有主支撑杆,主支撑杆可以对装置形成支撑效果,其上端部固定有支撑体,部分受力可以得到身体腋部及手臂支撑,形成拄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体康复辅助用具。
背景技术
骨骼损伤骨折需要得到及时处理,并经过长时间调理恢复,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手术过程的固定以及恢复非常重要,骨骼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
待骨骼恢复健全,由于肢体长时间未活动,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原有的生活动作,如行走,抬腿等,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功能锻炼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所以在下肢功能锻炼时非常需要专门的辅助器材,一般采用拄拐,支架等,然而下肢承担身体绝大部分重力,而由于骨骼损伤,肢体不能轻易尝试移动,仍然需要固定,所以需要具备同时能够提供支撑力并且具有肢体固定功能的辅助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体康复辅助用具,可以将下肢进行固定,避免小腿与大腿之间的过度摆动,减少锻炼时带来的损伤,同时可以提供辅助支撑力,减轻下肢受力,辅助完成行走动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珍,未经李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2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踝伤病人助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术后行走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