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90121.5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杰 |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3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承台 龙骨 缓震 承台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浇筑 稳定性强 桩基结构 套筒 建筑工程 内部中间位置 承重结构 分散均匀 焊接方式 上方位置 增强装置 牢固性 受力 套合 桩基 支撑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包括:桩基体、桩基承台、缓震垫;所述桩基体由桩基龙骨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桩基承台由承台龙骨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套筒设置在承台龙骨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套筒与承台龙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缓震垫设置在桩基承台的内部上方位置,且缓震垫与桩基承台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承重结构设计合理,受力分散均匀,支撑牢固性强,以及具备缓震,充分增强装置的稳定性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桩基无论是在住房、桥梁或其它建筑工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整个上部的建筑物竖直荷载在顶端,因此对桩基结构的稳定性要求非常之高。
但是目前的许多建筑桩基受自身结构的影响,连接处牢固性较差,且受力分散不均匀,以及承载能力较差,同时缺少一定的缓震功能,导致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许多建筑桩基受自身结构的影响,连接处牢固性较差,且受力分散不均匀,以及承载能力较差,同时缺少一定的缓震功能,导致稳定性较差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包括:桩基体、桩基承台、金属套筒、缓震垫、墩座、连接柱、桩基龙骨、承台龙骨、墩座龙骨;所述桩基体由桩基龙骨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桩基承台由承台龙骨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套筒设置在承台龙骨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套筒与承台龙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缓震垫设置在桩基承台的内部上方位置,且缓震垫与桩基承台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墩座由墩座龙骨通过缓凝土浇筑成型;所述连接柱设置在墩座龙骨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连接柱与墩座龙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桩基龙骨呈三角形排列方式设置在承台龙骨的底部,且桩基龙骨与承台龙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所述桩基体与桩基承台分别通过桩基龙骨及承台龙骨利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下部为圆柱状,上部为圆台状的砼体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所述桩基承台的顶端内部位置设置用于安装缓震垫的圆形凹槽,且桩基承台的圆形凹槽内通过混凝土一次浇筑有圆柱状的金属套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所述缓震垫为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柱的穿接孔的圆形橡胶垫制成,且缓震垫的上表面与墩座的底表面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所述墩座通过墩座龙骨利用混凝土浇筑为圆柱状的砼体结构,且墩座的下方通过混凝土浇筑预埋有连接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所述连接柱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且连接柱贯穿缓震垫与套筒套合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通过将桩基龙骨与承台龙骨焊接后一次利用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设计结构,使该装置的承重结构更为牢固,且桩基承台受力后可均匀的将力分散到三处桩基体上,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杰,未经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0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桥梁板式桩垫支座
- 下一篇:桩顶预张拉后张桩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