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隧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9299.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8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王琪;薛辉;高荣;冯乐;李强生;韩瑞民;弥海晨;郭彦强;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商分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E01C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格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35 | 代理人: | 潘珺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本实用新型 抗滑性能 路面结构 隧道 超薄磨耗层 路面表层 依次设置 界面层 粘层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隧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路面结构,包括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所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还包括位于该路面表层的铣刨层,所述铣刨层之上依次设置有界面层、粘层和超薄磨耗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隧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长期的行车磨损,路面光滑,抗滑性能下降,影响行车安全。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中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路段抗滑构造深度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1mm,特殊路段不小于0.8mm且不大于1.2mm。
目前,隧道内已光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通常采用铣刨工法进行路面处理,经铣刨后路面抗滑性能大幅提高。但铣刨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一段时间行车磨损,路面的抗滑性能会再次显著下降。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受结构层厚度的限制不能反复铣刨,重复铣刨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减薄,满足路面结构要求。
隧道净空是指隧道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公路隧道建筑限界、通风及其它功能所需的断面积。
如果采用常规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对隧道内旧路面进行铺装,会严重影响隧道净空所必须的断面积,如何构造具有超薄耐磨的路面表层,对于养护隧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隧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升隧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路面结构,包括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还包括位于该路面表层的铣刨层,所述铣刨层之上依次设置有界面层、粘层和超薄磨耗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铣刨层为微铣刨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界面层为HW型界面剂混合摊铺固化形成的结构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HW型界面剂包括型号为HW-50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型号为HW-B的水性固化剂按照重量份比2~3:1混合制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HW型界面剂洒布量为每平方米0.6L~0.8L。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粘层为SBS&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粘层沥青洒布量为每平方米0.8~1.2L。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超薄磨耗层为间断级配阻燃改性热拌沥青混合料经摊铺碾压形成的2.5cm厚的路面表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间断级配阻燃改性热拌沥青混合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及改性沥青,经加热拌合而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粗集料为粒径大于4.75mm的玄武岩,所述细集料为粒径小于4.75mm的闪长岩,所述填料为石灰岩或岩浆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提升隧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路面结构,在现有铣刨或微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行车磨损后抗滑性能不足的情况下,经过再次铺装抗滑表面构造层,包括界面层、粘层及超薄磨耗层,有效提升隧道内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满足抗滑性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商分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未经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商分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92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贯通式园路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伏路面用除冰融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