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打开和闭合的卧式混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7619.6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8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帅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和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2 | 分类号: | B01F7/02;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管 卧式混料机 本实用新型 闭合 出料口 连接件 混料 挡板 闭合开关 固定支架 搅拌材料 紧密连接 控制器 固定件 连接管 螺旋杆 支撑杆 齿轮 按钮 软体 清洗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打开和闭合的卧式混料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下方设置有助剂喷淋管,且主轴与助剂喷淋管紧密连接,所述主轴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助剂喷淋管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软体连接管,所述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混料螺旋杆,所述开关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设置有闭合开关,所述助剂喷淋管的下方设置有混料齿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卧式混料机在搅拌材料后难以处理,且不易打开清洗,容易造成损坏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打开和闭合的卧式混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药等类似公司都涉及到原料混合的工序,在原料混合的工序中,混料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混料机都只是简单的单层结构,有些原材料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混合,传统的混料机就受到限制。涂料在其生产工艺流程从选料、备料、混料、研磨、调合到配制到过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料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极大影响后续研磨调合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一般涂料生产助剂会在混料过程中均匀加入,其加入量和投放速度都要严格把控,考虑助剂添加在混料过程中一般是一边混料一边添加,对于立式混料机来说很难把控,塑料原料搅拌机是把各种不同的塑料混合并拌制成原料混合料的机械,传统的搅拌机设备体积较大、重量重、操作复杂,同时搅拌机结构造成搅拌不均匀;搅拌轴上具有搅拌叶片,在混合的过程中,搅拌轴上往往会沾上搅拌材料,由于有搅拌叶片挡着,沾上的搅拌材料就很难清理,且不易打开清洗,容易损坏混料机。
但是,现有的卧式混料机在搅拌材料后难以处理,且不易打开清洗,容易造成损坏;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打开和闭合的卧式混料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打开和闭合的卧式混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卧式混料机在搅拌材料后难以处理,且不易打开清洗,容易造成损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打开和闭合的卧式混料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下方设置有助剂喷淋管,且主轴与助剂喷淋管紧密连接,所述主轴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助剂喷淋管的下方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软体连接管,所述软体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脚,所述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混料螺旋杆,所述混料螺旋杆的下方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设置有闭合开关,所述闭合开关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助剂喷淋管的下方设置有混料齿轮,所述混料齿轮的下方设置有转轴,且转轴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机架与挡板紧密连接,所述机架与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固定件与机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轴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主轴与机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操作按钮固定连接,所述助剂喷淋管与主轴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机架通过卡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钮装置,使得控制器上的按钮能及时的进行控制混料机,且能更好的保护混料机。
2、本实用新型通过混料齿轮装置,使得混料机在工作时,能提高搅拌的效率,不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和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和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7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