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卷渣钢包砌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86445.1 | 申请日: | 2018-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7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高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润忠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钢包本体 钢水 下水口 防卷渣 钢渣 砌筑结构 漏斗状 浇注 钢壳 连通 流动速度差 底部内壁 耐火层 误报警 包壁 钢量 桶状 下渣 卷入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卷渣钢包砌筑结构,包括钢包,所述钢包至少包括桶状的钢包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钢包本体底部的下水口,所述下水口连通于所述钢包内部,所述钢包本体包括钢壳和设置于钢壳内的耐火层,所述钢包本体的底部内壁凹设有漏斗状的凹槽,所述下水口连通于所述凹槽的最低点,所述下水口顶端低于所述钢包本体包壁底部5cm。该防卷渣钢包防止钢水在浇注后期钢渣卷入钢水中,造成提前下渣,出现误报警,让浇注后期钢水因自身比重原因,通过漏斗状底部增加钢水和钢渣短时间的流动速度差,减少余钢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水浇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卷渣钢包。
背景技术
钢包浇注后期为防止下渣误报警,适当提高中间包液面,对钢包余钢控制要求更加精确,而现有技术中,钢包底部采用平底砌筑(见图3),在通过人眼观测下渣的情况下,减缓浇注后期钢渣流动速度,从而减缓后期钢水形成涡流卷渣,设定钢包下渣报警吨位会适当增加剩余吨位,由此造成每炉钢都有一定量的余钢,影响钢水收得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卷渣钢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卷渣钢包,包括钢包,所述钢包至少包括桶状的钢包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钢包本体底部的下水口,所述下水口连通于所述钢包内部,所述钢包本体包括钢壳和设置于钢壳内的耐火层,所述钢包本体的底部内壁凹设有漏斗状的凹槽,所述下水口连通于所述凹槽的最低点,所述下水口顶端低于所述钢包本体包壁底部5cm。
优选的,在上述的防卷渣钢包中,所述耐火层由耐火砖砌筑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防卷渣钢包防止钢水在浇注后期钢渣卷入钢水中,造成提前下渣,出现误报警,让浇注后期钢水因自身比重原因,通过漏斗状底部增加钢水和钢渣短时间的流动速度差,减少余钢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防卷渣钢包砌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下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下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卷渣钢包,包括钢包,钢包100至少包括桶状的钢包本体110和设置于钢包本体底部的下水口120,下水口120 连通于钢包100内部,钢包本体110包括钢壳111和设置于钢壳111内的耐火层112,钢包本体110的底部内壁凹设有漏斗状的凹槽130,下水口120连通于所述凹槽130的最低点,下水口120顶端低于钢包本体110包壁底部5cm。
该技术方案中,下水口可以做成可开闭式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该防卷渣钢包防止钢水在浇注后期钢渣卷入钢水中,造成提前下渣,出现误报警,让浇注后期钢水因自身比重原因,通过漏斗状底部增加钢水和钢渣短时间的流动速度差,减少余钢量。
进一步地,耐火层112由耐火砖砌筑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润忠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润忠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6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