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5934.5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7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256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结构 卷材防水层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垫层 防水结构 后浇带 抗渗 紧贴 密实 铺设 新型防水材料 双重防水 依次设置 止水钢板 能力强 窜水 卷材 粘结 浇筑 防水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卷材防水层和混凝土结构底板,卷材防水层紧贴混凝土垫层铺设,混凝土结构底板紧贴卷材防水层铺设;本实用新型采用MBP卷材新型防水材料,设置止水钢板,双重防水抗渗,抗渗能力强、抗拉强度高,能够与浇筑其上的混凝土结构粘结密实、不窜水,具有施工方便快捷、防水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防水技术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不断涌现,对建筑地下细部的防水处理直接影响到地下结构的性能,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地下细部防水构造要不断创新,在技术可行、工艺可靠、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改善实际问题。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商场地下室工程建设中,后浇带施工和防水是两个比较关键的作业工序。但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只重视外墙、底板的防水而忽视了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在工程验收或建筑使用中一系列后浇带质量问题便会显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卷材防水层和混凝土结构底板,所述卷材防水层紧贴所述混凝土垫层铺设,所述混凝土结构底板紧贴所述卷材防水层铺设,所述混凝土垫层浇筑在地面上,地面向下挖设有竖向断面呈梯形的凹槽,所述混凝土垫层紧贴地面高低走势浇筑铺设,混凝土垫层朝向迎水面一侧为迎水面斜坡,其相对侧为背水面斜坡,所述迎水面斜坡和背水面斜坡的底部相对地面的凹槽倾斜;所述混凝土结构底板的上表面的中部预留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中浇筑混凝土后浇带;所述混凝土结构底板包括设在所述迎水面斜坡上方的迎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和设在所述背水面斜坡上方的背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所述迎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和背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填缝层;所述填缝层的中部、所述混凝土后浇带与迎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的竖直连接处和所述混凝土后浇带与背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的竖直连接处均设有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的迎水面朝下。
作为优选,所述卷材防水层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搭接的MBP卷材防水垫,相邻所述MBP卷材防水垫的卷材长边选用自粘边搭接、卷材短边选用胶结带搭接;相邻所述MBP卷材防水垫的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卷材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后浇带的强度等级比所述混凝土结构底板的强度等级高一个等级,所述混凝土后浇带选用微膨胀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平整,选用C15混凝土,其厚度为100mm;所述迎水面斜坡和背水面斜坡的底部相对地面的凹槽倾斜45°。
作为优选,所述止水钢板为宽300mm、厚3mm的钢板,其材质选用Q235钢,位于所述混凝土后浇带与迎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的竖直连接处和所述混凝土后浇带与背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的竖直连接处的所述止水钢板被连接面平分,位于填缝层中部的所述止水钢板的中线与填缝层的中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填缝层中填充的填缝材料选用聚苯板。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MBP卷材新型防水材料,设置止水钢板,双重防水抗渗,抗渗能力强、抗拉强度高,能够与浇筑其上的混凝土结构粘结密实、不窜水,具有施工方便快捷、防水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垫层,2、卷材防水层,3、混凝土后浇带,4、止水钢板,5、混凝土结构底板,101、迎水面斜坡,102、背水面斜坡,501、迎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502、背水面混凝土结构底板,6、填缝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5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结构外墙接槎部位防水构造
- 下一篇:一种新型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