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点元件焊接机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4590.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5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廷顺;马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诺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523820 广东省东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元件 焊头 焊接装置 焊接机 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要点 驱动 焊接设备 焊接位置 焊接效率 下推气缸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上表面 气缸 铜带 铜片 银线 抵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触点元件焊接机的焊接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设置在安装台上下相对的上焊头和下焊头,所述安装台上方设置有驱动上焊头向下移动接触铜带上表面的下推气缸,所述安装台下方设置有驱动下焊头向上移动使银线抵触在铜片焊接位置的上推气缸。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点元件焊接机的焊接装置具有提高触点元件焊接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触点元件焊接机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触点元件是继电器、保护器、断路器、家用开关等的重要部件,而触点元件大部分是由铜片和焊接在铜片上的银触点组成。而现有焊接方式大部分都是人工将铜片放置在焊接台上进行人工焊接,因此存在焊接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点元件焊接机的焊接装置,具有提高触点元件焊接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触点元件焊接机的焊接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安装台上下相对的上焊头和下焊头,所述安装台上方设置有驱动上焊头向下移动接触铜带上表面的下推气缸,所述安装台下方设置有驱动下焊头向上移动使银线抵触在铜片焊接位置的上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线位于铜带焊接位置上时,上推气缸推动下焊头将银线抵触在铜带焊接位置上,而下推气缸推动上焊头抵触在铜带的上表面,从而使银触点熔融焊接在铜带上,与人工焊接相比,提高了触点元件的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台上表面一侧竖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下推气缸设置在安装板侧壁上,所述下推气缸的伸缩轴上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上焊头设置在缓冲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推气缸推送上焊头抵触在铜带上表面时,通过缓冲组件对上焊头进行缓冲,从而减少上焊头对铜带表面的压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限位块、安装杆、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缓冲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上下水平间隔设置在L形板的侧壁,所述缓冲块水平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所述安装杆竖直设置在缓冲块上表面,所述安装杆活动插接于限位块上,且所述安装杆上端设置有抵触在限位块上表面的限位环,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套设在安装杆上,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一端抵触在缓冲块上表面,另一端抵触在限位块的下表面,所述上焊头设置在缓冲块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推气缸推动L形板下移,当上焊头抵触在铜带上表面时,缓冲块压缩第一缓冲弹簧,从而使上焊头稳定的与铜带接触,且无需精准调节下推气缸的下推行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缓冲块活动插接于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相对L形板沿着导向杆上,从而增加缓冲块上移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间隔设置在两个限位块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设置在两个限位块之间的两个导向杆,进一步增加缓冲块上移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台开口设置,所述上推气缸位于安装台开口下方,所述上推气缸的伸缩轴上水平设置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方平行设置有平行板,所述水平板和平行板之间竖直间隔设置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上端固定在平行板下表面,所述竖杆下端活动插接在水平板,所述竖杆下端设置有抵触在水平板下表面的抵触环,所述竖杆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一端抵触在平行板下表面,另一端抵触在水平板上表面,所述下焊头设置在平行板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诺合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诺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4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