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用注射深度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3152.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任禹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禹锡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22202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延军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器 针栓 紧固部 针管套 旋杆 紧固螺母 注射 针管套管 注射针头 卡位 旋拧 本实用新型 深度调节器 操作失误 定位螺母 经济损失 旋转调节 鱼类繁殖 注射部位 注射针 刺入 拉伸 套接 针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用注射深度调节器,它包括:调节器针管套、调节旋杆、针栓紧固螺母;所述的调节器针管套套接在注射针头上,通过针栓紧固螺母固定,并通过调节调节旋杆位置,实现限定注射针头刺入注射部位的深度;调节器针管套管身设有:针栓紧固部、调节卡位;针栓紧固部设置在调节器针管套管身尾部,针栓紧固部至调节器针管套前端为调节卡位;通过旋转调节旋杆的角度,拉伸调节旋杆在调节器针管套上的长度,并通过旋拧定位螺母固定位置;所述的针栓紧固部套接在注射针头尾部的针栓头上,通过旋拧针栓紧固螺母将调节器针管套固定在针头上;解决传统鱼类繁殖过程中,人工注射时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用注射深度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鲂鱼、鲶鱼、鲑鱼等,在自然状态下,必须经生殖洄游到它们的产卵场才能产卵,而在养殖池塘里,这些鱼类只有通过人工注射催产剂才能产卵。在池塘条件下能自行产卵的鱼类,在实际生产上为了获得一定批量的受精卵以保证鱼池或孵化设备的周转,以及更经济地利用养殖鱼类的繁殖季节,安排好各种养殖鱼类的繁育生产,育出种类齐全的苗种,也要使用催产剂催产。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都采用胸鳍基部注射。注射时,先把鱼头朝前、腹部向上摆好,然后将注射器指向头的方向、与鱼体成45~60度角,在胸鳍基部无鳞的凹隐部刺入。根据鱼的种类、大小不同,一般针刺深度为0.2~2厘米不等。但是,由于各渔场的工作人员会经常变动,注射的技术人员并不都能保证非常专业和熟练,再加上鱼的种类、大小等千差万别,这就使得每年在鱼类繁殖人工注射催产时出现很多问题。
催产注射时,如果针尖插入的较浅,药剂的注入量不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亲鱼不产或半产;如果用量过多,会造成药害,或可能引起难产。更主要的是,如果针头刺入过深而伤及内脏,就会引起亲鱼死亡。这种事情在一些渔场经常发生,由于进行繁殖的亲鱼都很贵重,因而每年都会给渔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名贵鱼类的养殖场,有时一次繁殖就会造成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鱼类繁殖过程中在人工注射时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种注射器用注射深度调节器,它包括:调节器针管套1、调节旋杆2、针栓紧固螺母3;所述的调节器针管套1套接在注射针头4上,通过针栓紧固螺母3 固定,并通过调节套接在调节器针管套1上的调节旋杆2位置,实现限定注射针头4刺入注射部位的深度;
所述的调节器针管套1管身设有:针栓紧固部11、调节卡位12;针栓紧固部11设置在调节器针管套1管身尾部,针栓紧固部11至调节器针管套1前端为调节卡位12;
所述的调节旋杆2上设有:调节器通孔21、限位托24、定位螺母26;调节旋杆2内部的调节器通孔21能套接在调节器针管套1,调节旋杆2尾端内部设有调节套凹缘部22、调节套凸缘部23;通过旋转调节旋杆2的角度,拉伸调节旋杆2在调节器针管套1上的长度,并通过旋拧定位螺母26固定位置;
所述的针栓紧固部11套接在注射针头4尾部的针栓头42上,通过旋拧针栓紧固螺母3将调节器针管套1固定在针头4上;
所述的限位托24前端还设有橡胶垫2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禹锡,未经任禹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31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兽医专用动物口蹄疫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鸽痘疫苗接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