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刺伤静脉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2344.7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7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44228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壳 钢针 滑动腔 翼片 针座 滑动槽 本实用新型 外接软管 内部形成空腔 静脉采血针 钢针尾部 交叉感染 前后滑动 防刺伤 两侧面 两端面 刺伤 空腔 收缩 穿过 医护 伸出 贯穿 延伸 收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刺伤静脉采血针,包括钢针、针座、翼片和保护壳,所述钢针尾部连接有外接软管,所述针座内部形成空腔,所述钢针与所述外接软管连接处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翼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翼片设于所述针座相对的两侧,所述保护壳内部形成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两端分别贯穿至所述保护壳的前后两端面,所述保护壳两侧面均开设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针座可前后滑动的设于所述滑动腔内,使得所述钢针可由伸出至所述保护壳之外和收缩至所述保护壳之内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两所述翼片分别穿过所述滑动槽延伸至所述保护壳外,本实用新型可将钢针稳定的收入保护壳内,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从而引发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防刺伤结构的静脉采血针。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是医学上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来判断身体健康的常规操作,目前静脉采血都是通过采血针穿刺静脉血管进行采血的,采血完成之后,采血针会直接暴露出来,从而加大的医务人员刺伤的风险,也存在采血针遗留的血液外泄感染的风险。
采血针刺伤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是经常发生的意外事件,被采血穿刺针刺伤存在非常严重的感染后果,有可能会感染各种血液携带的病毒。
因此,提供一种有效的防刺伤的采血针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刺伤静脉采血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刺伤静脉采血针,包括钢针、针座、翼片和保护壳。
所述钢针的尾部连接有外接软管;
所述针座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钢针与所述外接软管连接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翼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翼片相对的设置于所述针座两侧;
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形成有一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两端分别贯穿至所述保护壳的前后两端面,所述保护壳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针座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使得所述钢针可由伸出至所述保护壳之外和收缩至所述保护壳之内的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两所述翼片分别穿过所述滑动槽延伸至所述保护壳外。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防刺伤静脉采血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翼片的上表面靠近前后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弹性限位块,所述滑动槽的槽口上表面前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滑动槽的槽口上表面后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当所述钢针呈伸出状态时,所述翼片靠近前端的弹性限位块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前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之间,当所述钢针呈收缩状态时,所述翼片靠近后端的弹性限位块将移动至所述滑动槽后槽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翼片的上表面靠近前边缘和后边缘处均设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弹性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限位块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限位块的上端凸出于所述翼片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限位块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腔的前端设有吸水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2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血后可直接用于短暂培养实验的采血管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