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81766.2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汪龙眠;庞晴晴;张爱国;张毅敏;江赜伟;彭福全;高月香;晁建颖;徐斌;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1;C02F103/2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自养 硝化 装置 | ||
1.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沉降过滤系统、内循环流化硫砂床以及径向流动沉降器(15),所述内循环流化硫砂床底部进水端通过管道与前置沉降过滤系统连接,所述内循环流化硫砂床顶部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径向流动沉降器(15)连接,所述径向流动沉降器(15)通过管道与前置沉降过滤系统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沉降过滤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微滤机(2)、蠕动泵(4)、沉降浓缩池(5)和上清液池(6),所述微滤机(2)进水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水池(1)以及径向流动沉降器(15)连接,所述上清液池(6)与内循环流化硫砂床底部进水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流化硫砂床包括筒体(10)、虹吸管(11)以及溢流堰(13);所述筒体(10)内填充有硫磺颗粒,底部设有反射底板(7)以及环形进水腔(8),环形进水腔(8)位于反射底板(7)上方并与上清液池(6)连接,所述溢流堰(13)位于筒体(10)顶部,溢流堰(13)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径向流动沉降器(15)连接,所述虹吸管(11)与溢流堰(13)以及筒体(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机(2)的转鼓上设有孔径范围为0.5~1.2mm的微孔筛网,微滤机(2)与沉降浓缩池(5)的连接管道上设有蠕动泵(4),微滤机(2)上设有总出水口(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浓缩池(5)的底部呈圆锥状,沉降浓缩池(5)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沉降浓缩池(5)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进水腔(8)的进水狭缝的宽度范围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内部填充的硫磺颗粒粒径范围为0.30~1.31mm,填料呈流态时膨胀度为35%~4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自养反硝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13)的出水口与径向流动沉降器(15)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剪切泵(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17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