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密封冷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8038.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6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尚忠;周建明;王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展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4;H05B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管 变径管 焊接 接线柱 冷端 铠丝 本实用新型 径向密封 满焊 双层台阶结构 产品稳定性 径向密封面 封口材料 高温破坏 焊接法兰 绝缘材料 热量传导 氧化镁粉 真空密封 直接焊接 重复 套管 变径 伸入 缩管 填充 密封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向密封冷端结构,包括接线柱、密封管和铠丝;所述铠丝的一端贯穿沓子伸入到密封管内且与插放在密封管内的接线柱焊接,所述沓子为双台沓子,沓子与密封管的一端满焊,密封管的内侧设置有变径管,变径管的一端同样与沓子满焊,所述变径管与接线柱及铠丝之间缩实填充有氧化镁粉。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通过增加变径管,利于热量传导及密封,提高了产品稳定性,缩管变径后可以通过新的沓子双层台阶结构直接焊接套管,径向密封面无需处理,节省工时,新的结构可以采用焊接法兰进行真空密封,且不会因为焊接产生的高温破坏冷端内部的绝缘材料及封口材料,在同一面上不会产生重复焊接,避免了重复焊接焊裂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径向密封冷端结构。
背景技术
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的加热器需要将接线冷端穿过腔体引入到外面进行接线,在穿过位置就需要进行径向密封,要求冷端表面达到一定的光洁度才能配合氟胶圈进行密封;一般冷端的制作工艺为焊接焊接套管,然后填充绝缘材料,然后填充封口材料进行密封,后续将外管进行抛光处理;此种结构相对简单,但由于接线位置为发热芯线同导线连接处,传统结构不能将发热芯线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出去,导致在连接位置产生高温,冷热交替一定周期后,在性能上容易产生击穿断路,同时由于发热温度较高,封口材料一般多为胶类产品不能长期承受高温,造成密封性能下降,绝缘及高压等电性能不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向密封冷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径向密封冷端结构,包括接线柱、密封管和铠丝;所述铠丝的一端贯穿沓子伸入到密封管内且与插放在密封管内的接线柱焊接,所述沓子为双台沓子,沓子与密封管的一端满焊,密封管的内侧设置有变径管,变径管的一端同样与沓子满焊,所述变径管与接线柱及铠丝之间缩实填充有氧化镁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管及变径管用于接线柱穿过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填充封口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管及变径管用于接线柱穿过的端部设置有四氟珠,四氟珠通过螺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母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螺母之间安装有平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通过增加直径管,利于热量传导及密封,提高了产品稳定性,缩管变径后可以通过新的沓子双层台阶结构直接焊接套管,径向密封面无需处理,节省工时,新的结构可以采用焊接法兰进行真空密封,且不会因为焊接产生的高温破坏冷端内部的绝缘材料及封口材料,在同一面上不会产生重复焊接,避免了重复焊接焊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径向密封冷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径向密封冷端结构中沓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柱、2-平垫片、3-螺母、4-四氟珠、5-填充封口层、6-氧化镁粉、7-变径管、8-密封管、9-铠丝、10-沓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展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展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8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设备陶瓷加热体
- 下一篇:芯体加热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