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清洗和稳定性强的环氧树脂搅拌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7471.8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8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巧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巧彦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7/18;B01F13/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清洗 稳定性 环氧树脂 搅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清洗和稳定性强的环氧树脂搅拌罐,其结构包括搅拌叶、搅拌槽、便捷分离外壳和减震支腿,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清洗和稳定性强的环氧树脂搅拌罐,通过设置了便捷分离外壳,有利于通过双手握住把手,旋动上壳体,使其与下壳体进行分离并拿出,从而对其内的搅拌槽进行清洗,解决了无法实现在使用后便捷的对搅拌槽进行清洗,造成搅拌槽清洗复杂步骤繁琐以致浪费劳动时间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减震支腿,有利于通过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固定弹簧,当弹簧受震动产生形变时带动推杆推入推腔内,对震动进行吸收抵消,解决了无法在使用时减少震动力,造成搅拌时震动力太大容易使装置产生晃动和倾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捷清洗和稳定性强的环氧树脂搅拌罐,属于搅拌罐领域。
背景技术
搅拌罐,也可叫水相罐,广泛应用于涂料、医药、建材、化工、颜料、树脂、食品、科研等行业,该设备可根据用户产品的工艺要求选用碳钢、不锈钢等材料制作,以及设置加热、冷却装置,以满足不同的工艺和生产需要,加热形式有夹套电加热、盘管加热,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先进、经久耐用,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理想的投资少、投产快、收益高的化工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搅拌罐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在使用后便捷的对搅拌槽进行清洗以及在使用时减少震动力,造成搅拌槽清洗步骤繁琐以致浪费劳动时间和搅拌时震动力太大容易使装置产生晃动和倾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清洗和稳定性强的环氧树脂搅拌罐,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在使用后便捷的对搅拌槽进行清洗以及在使用时减少震动力,造成搅拌槽清洗步骤繁琐以致浪费劳动时间和搅拌时震动力太大容易使装置产生晃动和倾倒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捷清洗和稳定性强的环氧树脂搅拌罐,包括顶盖、进料口、料口盖、排气管、进水口、搅拌口、保护盖、电机、搅拌杆、搅拌叶、搅拌槽、便捷分离外壳和减震支腿,所述顶盖上端面左端与进料口嵌入配合,所述料口盖位于进料口上方,并且料口盖下端面左端与顶盖进行铰接,所述顶盖上端面顶部与排气管嵌入配合,所述顶盖上端面底部与进水口嵌入配合,所述顶盖上端面右端设置有搅拌口并且与搅拌口嵌入配合,所述搅拌口上方设置有保护盖,并且保护盖底部与顶盖螺栓连接,所述保护盖前端面与电机进行插接,所述搅拌杆顶部穿过搅拌口与电机后端面相互啮合,所述搅拌杆底部与搅拌叶进行焊接,所述便捷分离外壳顶部与顶板螺栓连接,所述搅拌槽位于分离外壳内部并且与分离外壳嵌入配合,所述减震支腿顶部与搅拌槽底部螺栓连接,所述便捷分离外壳由上壳体、把手、下壳体、出料口和固定孔组成,所述上壳体顶部与顶盖底部螺栓连接,所述上壳体两侧中部均设置有把手并且与把手螺栓连接,所述上壳体底部与下壳体顶部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前端面左端与出料口嵌入配合,所述下壳体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孔并且与固定孔嵌入配合,所述固定孔内侧与减震支腿外侧进行插接,所述减震支腿由推腔、推杆、第一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弹簧和底座组成,所述推腔内部与推杆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推腔外侧中部与第一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推杆底部与第二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弹簧位于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内侧并且与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进行焊接,所述推杆底部与底座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设有开关且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为电机接通电源并且进行打开和关闭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可分体外壳的最大高度不超过50CM,最大宽度不超过30CM,使装置能够便捷的携带和使用,避免出现人力不易对其进行操作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支腿和固定孔的数量均为4个且位置相互对应,使其能够互相插接配合,增加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数量设有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令使用时左右两边可以同时施力,增加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槽与出料口对应处设有圆管,所述出料口前端面上设有滑盖并且与滑盖进行铰接,控制树脂的出料和进行密闭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巧彦,未经刘巧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7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施工的管桩结构
- 下一篇:三段式模具滑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