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激光传感器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7435.1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若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若群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康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5 | 代理人: | 李建国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滑杆 滑块 传感器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便携式激光 支撑架 内壁 反光镜 推杆 被测物体表面 垂直固定连接 激光发射器 垂直设置 内部固定 水平设置 投射 位槽 激光 返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激光传感器测量装置,包括有壳体,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壳体的内壁垂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内壁水平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反光镜,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定位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和激光不能有效返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激光传感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现有技术中,激光发射方向与被测物体表面平行或接近平行,致使激光无法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激光线与被测物体之间有遮挡物,致使激光无法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激光发射方向与被测物体表面夹角过小,致使激光不能有效返回,无法得到有效测量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激光传感器测量装置,实现的目的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和激光不能有效返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激光传感器测量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壳体的内壁垂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内壁水平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反光镜,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推垂直设置在滑块上,且通过定位槽延伸至壳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激光发射器前端设置有激光发射头,所述反光镜与激光发射头的水平方向成135度角固定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推杆成90度角
使用时,将壳体水平固定在被测物体附近,开启激光发射器,激光通过反光镜投射到被测物体上,这时再推动推杆,从而推动滑块沿着滑杆移动,从而带动反光镜移动,从而将经过反光镜折射出的激光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的不同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一端位置与支撑架平行,定位槽另一端位置短于所述滑杆。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相对一壁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反光镜位于矩形孔的内部
综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设反光镜,可加大测量范围,使激光能够有效的返回,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激光发射器、3-内壁、4-支撑架、5-滑杆、6-滑块、7-推杆、8-反光镜、9-定位槽、10-激光发射头、11-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激光传感器测量装置,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激光发射器2,所述壳体的内壁3垂直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壳体的内壁3水平设置有滑杆5,所述滑杆5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所述滑杆5上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推杆7,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反光镜8,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一定位槽9。
所述推杆7垂直设置在滑块6上,且通过定位槽9延伸至壳体1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若群,未经赵若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7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