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7121.1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3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克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缓冲弹簧 触头 漏电检测仪 电缆 检查装置 网络设备 绕线架 上端套 外套杆 内杆 套杆 本实用新型 触头移动 弹性形变 活动套接 检测设备 上端 便捷性 探头套 外部 套在 挤压 压缩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包括漏电检测仪本体和探头,所述探头两端的内部均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探头通过缓冲弹簧活动套接有触头,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一端设有绕线架,所述绕线架异于漏电检测仪本体的一端固定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上端套接有中部套杆,所述中部套杆的上端套接有内杆,所述探头与内杆的上端连接;通过探头一端的缓冲弹簧和触头,使得探头需要套在电缆恩典外部时,触头挤压电缆的外表面,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当电缆进入到探头内部后,缓冲弹簧通过弹性形变反作用触头,使探头两端的触头相互接触,增加了探头套接在电缆外部的便捷性,提高触头移动的灵活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漏电检测仪是指一种用来检测漏电现象设备仪器。能够检测电流型触电保安器的动作电流及检测小于电流型触电保安器动作的不平衡泄漏电流,还能区分对人体有害的泄漏电压及对人体无害的感应电压;能有效地检测用电器的漏电现象,使得通过漏电检测仪对网络设备运行时电路状态进行检查。
现有的漏电检测仪在使用的过程中,漏电检测仪使用半径小,使得电缆远离人群,用户达到难度大,增加用户检查的时间,探头套在电缆外部方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具有漏电检测仪使用半径大,对电缆检查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包括漏电检测仪本体和探头,所述探头两端的内部均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探头通过缓冲弹簧活动套接有触头,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一端设有绕线架,所述绕线架异于漏电检测仪本体的一端固定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上端套接有中部套杆,所述中部套杆的上端套接有内杆,所述探头与内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内杆与中部套杆之间和中部套杆与外套杆之间均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限位环、定位架和缓冲杆,所述限位环一体成型在中部套杆上端的内部和外套杆上端的内部,所述定位架安装在中部套杆下端的内部和内杆下端的内部,所述缓冲杆固定在定位架的外表面。
为了提高线束收卷恩典便捷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绕线架的内部安装有扭转弹簧,所述绕线架通过扭转弹簧转垫连接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外表面连接有转把。
为了增加探头套在电缆外部的便捷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头为C字形结构,所述触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触头通过缓冲弹簧活动安装在探头的两端,且两个触头相互接触。
为了增加定位架和缓冲杆结构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架表面的缓冲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缓冲杆呈十字结构。
为了提高缓冲杆伸缩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杆包括套管、伸缩杆和强力弹簧,强力弹簧安装在套管的内部,伸缩杆通过强力弹簧活动安装在套管的内部。
为了提高探头高度调节的便捷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部套杆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中部套杆通过限位环、定位架和绕线架依次套接。
为了增加内杆与中部套杆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杆通过下端的定位架和缓冲杆安装在中部套杆的内部。
为了增加中部套杆与外套杆连接的稳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络设备检查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部套杆通过下端的定位架和缓冲杆安装在外套杆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克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克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7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