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娃式降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6537.1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3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文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B61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降噪器 钢丝球 套娃 隔板 逐步降低 固定套 壳体 内壳 风速 本实用新型 压缩空气 缓冲垫 扩张腔 消音管 右侧面 左侧面 对冲 回风 降噪 滤网 内壁 噪音 引入 风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套娃式降噪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左侧面的底部固定套装有第五回旋套管,所述第五回旋套管的右端和第五回旋套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装有钢丝球,一个所述钢丝球的左侧面与内壳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钢丝球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该套娃式降噪器,通过第五回旋套管将压缩空气排入第一回旋套管、第二回旋套管、第三回旋套管和第四回旋套管内,降低风速,然后将风引入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形成的扩张腔内,将风的压力逐步降低,风力通过滤网再导入回风消音管内,利用对冲原理,逐步降低风的速度,从而降低风速带来的噪音,提高了该降噪器的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套娃式降噪器。
背景技术
客列尾装置俗称电子运转车长,它的作用是记录火车运行时,将车辆尾部的风压运行数据实时传输给机车司机,以便司机掌控火车的各项运行数据,并且每个月需要拆卸客列尾装置移交到地面维修人员对其进行各项数据下载及检测试验。
客列尾装置在检测过程中会有一个往外排风的现象,会产生600KPa的压缩风压使室内尘土飞扬,噪音更是达到104分贝的高度,而现有的降噪器不能同时降低风速和降噪,操作者根本无法忍受客列尾装置检测时的工作环境,因此操作者通常会躲到别的屋去,而这样无法实时的观察到客列尾装置的各项数据,基于以上原因,针对具体情况,设计了这款套娃式降噪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套娃式降噪器,具备同时降低风速和降噪音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降噪器不能同时降低风速和降噪,操作者根本无法忍受客列尾装置检测时的工作环境,因此操作者通常会躲到别的屋去,而这样无法实时的观察到客列尾装置各项数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套娃式降噪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左侧面的底部固定套装有第五回旋套管,所述第五回旋套管的右端和第五回旋套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装有钢丝球,一个所述钢丝球的左侧面与内壳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钢丝球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右侧面与外壳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钢丝球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五回旋套管外部的第一回旋套管,两个所述钢丝球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回旋套管外部的第二回旋套管,两个所述钢丝球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回旋套管外部的第三回旋套管,两个所述钢丝球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三回旋套管外部的第四回旋套管,所述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四回旋套管两侧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位于第四回旋套管上方的第一底板,两个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的滤网,两个所述第一隔板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两个所述第二隔板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四回旋套管上方的第二底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底板上的连接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底板上方的消音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消音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第一风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均固定套装有回风消音管,两个所述回风消音管的顶部均开设有位于支撑板与外壳之间的第二风孔,所述第五回旋套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放仪器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内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隔板相远离的一面均与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音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消音板的底部均与第二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第二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音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风孔,所述第三风孔的数量为二十七个,二十七个所述第三风孔平均分为三组,所述第一隔板的外表面开设有位于第一底板两侧的第四风孔,所述第四风孔的数量为二十个。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轮子,所述轮子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轮子分别位于外壳底部的四端。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不锈钢外壳,且外壳的正面开设有排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文,未经邱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6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