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线缆绝缘层机头成型辅助穿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70234.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柳风;竺汝栋;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惠尔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54 | 分类号: | B29C48/154;B29C48/2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13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线器 圆柱形壳体 绝缘层 数据线缆 内孔 机头 成型 模具进口 半圆柱形壳体 本实用新型 成型机械 金属丝头 模具出口 配套用具 拼合形成 生产效率 通信线缆 轴向贯通 金属丝 可分离 有效地 穿越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线缆成型机械配套用具。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线缆绝缘层机头成型辅助穿线器,该穿线器应能快速有效地帮助金属丝头从模具进口穿越至模具出口,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方案是:数据线缆绝缘层机头成型辅助穿线器,其特征在于:该穿线器为具有内孔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内孔轴向贯通该圆柱形壳体且内孔的直径与金属丝的外径相适合,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外径小于模具进口的内径;所述圆柱形壳体还由两个可分离的半圆柱形壳体拼合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线缆成型机械配套用具,具体是数据线缆绝缘层机头成型辅助穿线器。
背景技术
数据线缆绝缘层的成型过程是:在成型生产线上,从卷装导体上退绕下来的金属丝(铜丝或镀铜铝丝),进入注塑机机头模具的进口;在模具内腔中金属丝被熔融状态的塑料绝缘料包覆,再从模具出口出来进入冷却水中冷却成型(金属丝5外部包覆了一绝缘层6)。然而,由于进口、出口的口径较小,进口与出口的相隔距离至少20cm,金属丝的直径通常在0.4-0.6mm左右又较为柔软,因此从进口进入模具内腔的呈悬臂状态的金属丝,很难在模具内腔中找准出口位置,往往需要试插好多次才能使得金属丝插准出口;既延长了停机时间(通常需要10至20分钟),降低了生产效率,又增大了生产成本。由于每卷线缆的绝缘层成型时都需要进行穿线,每个工作日至少需要穿线4-5次,累计造成的停机损失不可低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据线缆绝缘层机头成型辅助穿线器,该穿线器应能快速有效地帮助金属丝头从模具进口穿越至模具出口,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据线缆绝缘层机头成型辅助穿线器,其特征在于:该穿线器为具有内孔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内孔轴向贯通该圆柱形壳体且内孔的直径与金属丝的外径相适合,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外径小于模具进口的内径;所述圆柱形壳体还由两个可分离的半圆柱形壳体拼合形成。
所述圆柱形壳体的一端制作成利于导向的圆锥形。
所述圆柱形壳体的长度为15-2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辅助穿线,通常最多试插2-3次(3-5秒钟时间)即可将金属丝头准确送入模具出口,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停机时间,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上半圆柱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下半圆柱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部件的右视方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部件的右视方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包覆了绝缘层的金属丝的横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现有穿线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8所示,模具内腔3具有一定的宽度,固定在模具两侧壁部的模具出口4与模具进口2至少相隔20cm距离;现有穿线方式中,从模具进口插入的金属丝头5-1在模具内腔中呈悬臂状态,并在重力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往下弯折。操作人员在模具外部无法进行观察导引,只能凭经验靠拉动金属丝5多次试插来找准目标;因而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生产成本偏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惠尔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惠尔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0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光缆生产用押出机机头
- 下一篇:一种PE三层共挤管材设备